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世纪初至今,我国保险业在高基数的基础上以超过20%的年均增长速度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至2017年,全国原保险保费收入达3658亿元,较2000年的159亿元增长有22倍之巨。我国保险尤其是寿险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个人代理人制度的推动,自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将这一制度引入以来,个人代理渠道的保费收入已经成为寿险业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个人代理人队伍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暴露出各种问题,除销售误导、诚信缺失外,个人代理人内部两极分化、流动性高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对个人代理人职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于个人代理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代理人制度本身,或仅考虑流失问题,从职业发展角度全面考量的文章极少。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出发,以一家寿险省公司为例,从人力资本角度量化分析个人代理人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期完善寿险个人代理人管理,为促进个人代理人产能提升提供建议。本文首先对保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其后对Y寿险浙江分公司的代理人人力管理和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描述,核心章节通过实证就Y公司代理人人力资本对职业发展影响进行检验:从薪酬和留存角度界定代理人职业发展状况,分别以FYC和13留作为因变量,以人口统计变量为控制变量,根据代理人特性提取人力资本因素,根据变量分布情况分别建立具有Gamma尺度响应的GLM模型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2014年12月31日在册人力和2016年12月新增人力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因素对个人代理人的职业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学历、职级、工龄、培训、转正情况、主管职级因素作用显著。最后基于前文的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