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on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发展是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进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状况共同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和水平,制约着经济发展速度,一个地区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决定着该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一切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都可推进或制约产业结构的变化发展,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对有关广西产业结构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可以发现目前还没有系统完整的对广西产业结构变迁动力机制的研究。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广西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机制,为广西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提供理论支撑及思路。本文在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基础上,首先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产业结构演进情况,包括产业总体演进,三次产业结构内部结构演进;其次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广西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多元回归建模分析1978-2008年各因素对三次产业结构变迁作用的大小,然后分阶段对影响广西产业结构变迁的因素,包括劳动生产率,社会消费及消费结构,投资,居民收入,对外贸易,劳动力等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各因素推动广西产业结构变迁的显著影响程度及大小,为科学地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及合理调整广西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1978-2008年广西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第一产业比重持续降低,第二产业后来居上,形成如今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二三一”现代产业结构。广西种植业比重偏大,农业多种经营有待提高。广西工业化进程较慢,其发展主要依靠传统行业,工业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发展主要依靠传统服务业,层次较低,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迅速,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行业发展缓慢。(2)1978-2008年广西经济与全国相比起伏大,第一产业发展较缓慢,第二产业在1989年后得到快速增长,第三产业除在1989-1998年增长较慢外也得到较快发展。广西产业结构与全国产业结构相比有较大偏离,但不断趋向合理化。第一和第三产业相对于全国没有竞争优势,竞争力低,对经济增长贡献不足。(3)在1978-2008年广西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对第一产业变迁贡献最大的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社会资本形成额,社会消费,对外贸易;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投入。对第二产业演进影响最大的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对外贸易;劳动生产率,劳动投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对第三产业变迁贡献最大的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社会资本形成额,社会消费和对外贸易;劳动投入,劳动生产率。即劳动生产率,劳动投入,地区经济水平,社会消费,社会资本形成额等对广西产业结构变迁影响最显著。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用科技支撑和引领广西产业发展;提高第一产业科技水平,保证农产品顺利销售,保障农民增收;抓住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巩固第二产业主导地位;提升第三产业发展层次,加强第三产业信息技术服务功能等。
其他文献
肺纤维化是许多肺间质性疾病的最终病理表现,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因此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措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和抗凋亡因子的不平衡在肺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
本文通过贵州省著名的西江千户苗寨——我国最大的苗寨为具体案例,指出旅游开发的前提是保护好传统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开发应该以当地的景观和村民的利益和意见为出
《中外合作制作电视剧管理规定》经2004年6月15日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10月21日起施行。
液压平衡阀是一种重要的液压元件,在许多工程机械、起重运输机械等领域中广泛应用。为了防止负载下降时出现超速而发生危险,通常使用平衡阀来控制负载的下降速度。但传统的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湖北十堰市丹江口水库优质的汉江、丹江水,经河南、河北开挖渠道,自流引水到京津。陕南人民为保护一江清水,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关闭造
企业投资支出目的是实现企业所期望的效益,最终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但是,由于我国不完善资本市场环境和委托代理问题,农业上市公司的投资支出在某种程度上被严重扭曲,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中异常流量特点及危害进行分析,提出部署互联网异常流量清洗系统的必要性,并针对系统部署的网络架构、核心技术、原理等进行深八分析,提出了互联网异常流量清洗
<正>成绩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成形。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推进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歌舞剧院、省群众艺术馆、省健身中心和市民文化广场等一批大型公共文化设
<正>2010年2月10日,天津市工商局发布了食品质量抽样检验公告。此次天津市工商局在流通环节对天津、北京、上海、广东等9个省、市29家生产企业生产的30个批次的酱油、食醋、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禽肉消费需求的增加和禽肉生产的不平衡性,禽肉的国际贸易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日本由于其自身的国情限制和对禽肉消费的不断增加,成为各禽肉生产国激烈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