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发展是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进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状况共同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和水平,制约着经济发展速度,一个地区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决定着该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一切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都可推进或制约产业结构的变化发展,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对有关广西产业结构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可以发现目前还没有系统完整的对广西产业结构变迁动力机制的研究。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广西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机制,为广西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提供理论支撑及思路。本文在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基础上,首先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产业结构演进情况,包括产业总体演进,三次产业结构内部结构演进;其次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广西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多元回归建模分析1978-2008年各因素对三次产业结构变迁作用的大小,然后分阶段对影响广西产业结构变迁的因素,包括劳动生产率,社会消费及消费结构,投资,居民收入,对外贸易,劳动力等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各因素推动广西产业结构变迁的显著影响程度及大小,为科学地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及合理调整广西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1978-2008年广西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第一产业比重持续降低,第二产业后来居上,形成如今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二三一”现代产业结构。广西种植业比重偏大,农业多种经营有待提高。广西工业化进程较慢,其发展主要依靠传统行业,工业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发展主要依靠传统服务业,层次较低,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迅速,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行业发展缓慢。(2)1978-2008年广西经济与全国相比起伏大,第一产业发展较缓慢,第二产业在1989年后得到快速增长,第三产业除在1989-1998年增长较慢外也得到较快发展。广西产业结构与全国产业结构相比有较大偏离,但不断趋向合理化。第一和第三产业相对于全国没有竞争优势,竞争力低,对经济增长贡献不足。(3)在1978-2008年广西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对第一产业变迁贡献最大的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社会资本形成额,社会消费,对外贸易;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投入。对第二产业演进影响最大的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对外贸易;劳动生产率,劳动投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对第三产业变迁贡献最大的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社会资本形成额,社会消费和对外贸易;劳动投入,劳动生产率。即劳动生产率,劳动投入,地区经济水平,社会消费,社会资本形成额等对广西产业结构变迁影响最显著。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用科技支撑和引领广西产业发展;提高第一产业科技水平,保证农产品顺利销售,保障农民增收;抓住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巩固第二产业主导地位;提升第三产业发展层次,加强第三产业信息技术服务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