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平对鱼藤酮诱导的神经细胞SH-SY5Y凋亡的抑制作用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ping121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 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地死亡、丢失导致多巴胺水平下降是其主要病因。因此关于PD的治疗,对神经元的保护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但在迄今为止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中并无一种神经保护治疗得到有效证实,因此,寻找新的神经保护手段是PD研究中的重点领域之一。近来有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显示,服用抗麻风病药物利福平或氨苯砜数年的麻风病人,其痴呆的患病率明显减低;也有其他相关研究提示利福平可能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本实验通过体外培养人多巴胺能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SH-SY5Y),以鱼藤酮损伤作为细胞凋亡模型,研究利福平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以期为P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首先摸索建立鱼藤酮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模型。通过体外培养SH-SY5Y细胞,分别采用5 nmol/L、20 nmol/L、100 nmol/L、500 nmol/L、1000 nmol/L的鱼藤酮作用该细胞24 h或48 h后,然后用MTT(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FCM(流式细胞术)及TUNEL(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证实用100 nmol/ L鱼藤酮处理该细胞24 h ,可成功建立SH-SY5Y细胞凋亡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讨利福平对鱼藤酮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首先用100 nmol/L鱼藤酮作用该细胞24 h,建立SH-SY5Y细胞凋亡模型,再用100μmol/L、200μmol/L、300μmol/L不同浓度的利福平进行干预,最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FCM及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发现用100 nmol/L鱼藤酮作用该细胞24 h,能够诱导SH-SY5Y细胞凋亡;利福平干预后,鱼藤酮所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被明显抑制,并且,这一抑制作用与所加利福平浓度具有剂量-效应关系。为了更加深入地探索利福平对鱼藤酮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抑制作用的内在机制,我们采用100 nmol/L鱼藤酮作用该细胞24 h,建立SH-SY5Y细胞凋亡模型,再用100μmol/L、200μmol/L、300μmol/L不同浓度的利福平进行干预,最后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α-Synuclein(α-突触核蛋白)、GAPDH(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dyde-3-phosphadehydrogenase)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利福平干预后,α-Synuclein、GAPDH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所下降,且其下降水平与所加利福平浓度呈剂量相关性。这一结果提示利福平对鱼藤酮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α-Synuclein、GAPDH的表达水平而得以实现。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初步证实了利福平对鱼藤酮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这一抑制效应可能是通过下调α-Synuclein、GAPDH的表达水平而得以实现。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 FIB基因rs605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FIB水平及糖尿病足的相关性研究中文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基因rs605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分布频率与糖尿病足的遗
目的研究640层动态容积CT(DVCT)对血管密度比及冠脉斑块钙化积分的评估价值,进一步探讨640层DVCT在评估冠脉斑块稳定性上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①资料收集:回顾性研究九龙医院
本实验用MPP诱导PC12细胞建立帕金森细胞模型,已经证实利福平具有降低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率及抑制细胞内α-synuclein表达量的作用。本课题是在这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继续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语文教案也在运用着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当下,微课的教学方式被广泛的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来,微课的使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
对于高中英语教学而言,良好的思维品质对学生能力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确保教学质量达到更高层次.因此,教师理应对此予以充分重视.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选择最为
期刊
目的:观察脑实质内远位触液神经元的分布、超微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联系,为探索该类神经元的功能奠定形态学基础。 方法:实验用SD大鼠,参照鼠脑立体定位坐标,用微量注射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