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垃圾填埋场产生的纳滤浓缩液含有高浓度的污染物,如果未经处理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尤其是沿海城市填埋场产生的浓缩液,若被直接排放或者发生浓缩液渗漏事故,对海洋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利用蒸发法处理浓缩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蒸发法存在出水水质氨氮不达标、设备易结垢、传热效率低等缺点。为了解决蒸发法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首次提出利用空气增湿去湿法来处理纳滤浓缩液,并着重考察了不同pH对TN、NH3-N、COD、TOC、UV254和电导率去除效果的影响。首先自行建立实验所需装置,并进行了增湿塔内气液直接接触的传热传质研究,实验结果发现,当浓缩液的流量为240 L/h、空气流量为200 m3/h时,体积传热速率和产水率最高,分别达到236kW/m3、8.11kg/h。然后在对纳滤浓缩液水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所取纳滤浓缩液调节到酸性(pH值约为3和5)和碱性(pH约为9),在增湿塔传热传质效率最高时对应的操作条件下,对不同pH值的浓缩液进行处理,研究不同pH值对TN、NH3-N、COD、TOC、UV254和电导率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性条件有助于NH3-N、TN、TOC和电导率的去除,碱性条件下COD的去除率比酸性条件下更高,UV254的去除率受pH影响不大。NH3-N、TN、COD、TOC和UV254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7.90%、98.90%、98.15%、99.00%和99.00%,冷凝水中NH3-N、TN、COD、TOC 的浓度和 UV254 的吸光度分别低至 1.95 mg/L、3.15 mg/L、32.00 mg/L、7.00mg/L和0.037 cm-1,电导率的最大去除率达到99.38%,由原来的18.7 ms/cm降至116.3 μs/cm。出水水质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排放要求。从理论上比较了蒸发法与空气增湿去湿法的经济可行性,得出后者在设备和运行投资上更低。最后对常用的空气除湿技术进行总结比较,得出热泵冷凝除湿法是最佳选择。通过本研究证明,与蒸发法相比空气增湿去湿法具有更高的经济可行性,此技术在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