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十多年来高校的连续扩招,在校大学生数量激增,如何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优秀人才,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以往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尊和人际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将新生的心理健康、自尊和人际关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现象比较少,特别是在班级内将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情况更是少见,而且有的研究存在着不同甚至是矛盾的观点。因此研究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自尊和班级人际关系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自尊和现代班级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提出自尊可以作为调节变量通过班级人际关系影响心理健康,并通过实证研究部分地证实了这点,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尊和班级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本研究以济南大学五个学院的560名新生作为被试,施测时采用心理健康量表(CCSMHS)、自尊量表(SES)和人际关系量表,考察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以及自尊、班级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同时考察了自尊在班级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总体上看,大学新生在各因子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这说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健康状况好于常模,这与以前的大多数结论不同,而且两者在多数因子上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2、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在性别、生源地、专业和是否独生、家庭收入等变量上存在一些显著性差异;3、大学新生的自尊和班级人际关系在性别、生源地、专业和是否独生变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家庭经济收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4、自尊水平和班级人际关系不同的新生,心理健康程度明显不同,两者在心理健康的一些因子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5、自尊、班级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一些因子呈显著性相关,自尊中的自我否定和自我能力因子通过班级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起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