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青少年的自我参照效应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hter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7年,Rogers等人首次提出了自我参照效应的概念,自此有关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广泛展开。自我参照效应是指当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其记忆成绩好于其他编码条件的现象。文化会影响个体的自我建构。以往有关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发现,中国被试参照自我与参照母亲的记忆成绩一样好,而西方被试参照自我的记忆成绩要显著优于参照母亲的记忆成绩。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其独特的文化,受其文化的影响,各民族的自我建构也存在差异。个体可以通过自我浸入视角和自我抽离视角来加工有关自我的信息。一般情况下,个体倾向于采用自我浸入视角来对自我相关信息进行加工。自我浸入视角是指个体从主体出发,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加工与自我相关的信息。而自我抽离视角是指个体以非自我中心的、第三人称的方式来加工与自我相关的信息。两种自我视角会对自我信息的加工产生不同的影响。藏族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藏族青少年在经典自我参照范式下自我参照效应的特点以及在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和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下的自我参照效应是否存在差异。实验一选取职业中学藏族学生47人,采用自我参照效应的经典范式,组内设计,自变量为学习阶段的定向任务,5水平,分别为参照自我、母亲、父亲、哏尕(藏族著名歌手)和语义判断,因变量指标为正确再认率。实验二选取职业中学汉族学生30人,藏族学生28人,采用R/K判断范式,3(定向任务: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他人参照加工任务)(他人参照加工任务作为对照组)×2(判断方式:R反应、K反应)×2(民族:汉族、藏族)混合设计,因变量指标为不同再认类型的正确再认率。实验三选取汉族大学生31人,藏族大学生28人,实验设计及实验程序与实验二相同。实验二与实验三在实验开始前先让被试完成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和Rosenberg自尊量表(SES)(控制被试的情绪和自尊变量)。在实验结束后,要求被试填写其宗教信仰和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完成情况问卷。同时藏族被试还需要填写《藏族青少年民族认同调查问卷》。实验一结果发现藏族中学生参照自我与参照父母和偶像的成绩一样好,且均优于语义组,即出现了自我参照效应、母亲参照效应、父亲参照效应和偶像参照效应。实验二结果发现藏族中学生在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和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上的正确再认率及R反应均没有显著差异,而汉族中学生在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上的正确再认率及R反应均显著高于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同时,实验中汉族和藏族中学生被试对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和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中的总再认率,褒义词,贬义词和R/K反应的再认率均没有显著差异。实验三结果发现,藏族大学生在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和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上的正确再认率及R反应均没有显著差异,而汉族大学生在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上的正确再认率及R反应均显著高于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实验中还发现,藏族大学生被试在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中的总再认率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被试,而在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中没有显著差异。同时,藏族大学生被试在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中对褒义词和贬义词的再认率均要高于汉族大学生被试,而且在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中对贬义词的再认率也要高于汉族被试。由此得出结论:(1)藏族青少年参照自我的记忆成绩与参照母亲、参照父亲一样好,其自我概念中包含父母。实验中还发现了偶像参照效应,表明偶像对藏族青少年来说也是一种亲密他人。(2)藏族中学生被试和大学生被试在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上的正确再认率及R反应与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藏族青少年的自我参照加工视角可能是自我抽离视角。(3)汉族中学生被试和大学生被试在自我浸入视角参照加工任务中的正确再认率及R反应均显著优于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自我抽离视角参照加工任务降低了汉族青少年的自我参照记忆效应水平。
其他文献
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落下帷幕,作为东道主的中国男篮拥有着姚明、王治郅和易建联等优秀内线球员,被认为是历届大赛中的最强阵容。而比赛的结果却是2胜4负,中国队只战胜了德国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法治的渐进,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正在深入高等教育管
自从过程教学法被引入英语写作教学之后,英语写作不再是教学的最终结果,而是写作教学中的一个过程。对英语写作教学来说,反馈尤为重要。但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对学生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