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霉素发酵工艺的优化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chen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及环保压力的上升,使林可霉素的生产成本也逐年上升。林可霉素作为天方药业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之一,在公司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增强公司的竞争力,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天方药业有限公司选育出了一株林可霉素的高产菌JS0214,在实验室进行的大量试验中,其最终放瓶效价始终要高出对照菌500μg/mL(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上,但在车间中的几次试验其效价还没有生产菌高。由于车间生产的特殊性并不能展开大量试验,因此我们生物技术研究所承接了此次试验。本研究从小试着手以原生产菌为基础,通过观察诱变菌生长过程的溶氧、糖、氮、菌浓等指标,调整培养基配比,优化调控工艺,最终提高了效价,降低了成本,完成了小试目标。试验主要取得如下结果:(1)通过调整一级、二级及发酵培养基中的淀粉、葡萄糖、黄豆饼粉、玉米浆的配比,使林可林可链霉菌JS0214的各项指标达到生产要求。为下一步实验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2)通过在林可霉素发酵中后期不同的时间点添加KH2PO4,延缓了菌体衰老,提高了效价。将林可霉素发酵过程中的稀料、全料、KH2PO4合在一起重新对配比进行调配为混合枓。在简化补料工艺的同时使林可链霉菌JS0214的放罐效价达到了8200μg/mL(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改变发酵培养过程中的温度,二级移入发酵罐中种子量的大小来优化调控工艺,使林可链霉菌JS0214的放罐效价达到了 8500μg/mL(高效液相色谱法),相较生产菌提高了9%,达到了试验目的,并为中试生产奠定了基础。(3)在发酵和补料培养基中用麸质粉替代一定比例的黄豆饼粉,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放罐效价也达到了 8500μg/mL(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林可霉素的原材料替代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阐述了聚酯薄膜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静电的危害,静电的产生原理;通过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对薄膜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静电产生分布进行了分析;同时进一步对薄膜的生产和使用过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变化问题是液体压强部分的难点,尤其液体压强的“洋谬”问题的分析难度更大,下面就相关问题作简单的讨论分析。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铁元素尤其三价铁是生物体中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生物体内多种生命过程且缺少和过量都可能引起严重的生物体机能障碍,因此开发检测限低,专一性强,响应迅速,可应用于活细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轮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拉开帷幕。随着国家政策文件的不断出台,标志着将搁置近二十年的员工持股计划再次重启。由于之前的员工持股发生了搭便车、损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