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椎体内植骨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内植骨成形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因胸腰椎压缩骨折在我院骨科住院并行经皮穿刺椎体内植骨成形术治疗的患者共36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3.5±9.3(19-64)岁。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为E级。骨折节段:T12合并L11例,T116例,T1210例,L112例,L26例,L31例。骨折类型:均为单纯压缩骨折。术前计算好植骨需要量,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植骨量,分别于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获得疼痛程度、X线片和CT或MRI资料。得到本组患者各随访时间点的VAS评分值、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AVH%)及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数据,并做统计学对比分析,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良好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12-20个月),手术时间平均为5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ml,平均植骨量8.7±1.2 g(8-10g)。疼痛程度改善情况:VAS评分术后3天从术前7.3±0.9下降至2.8±0.6,3月时为2.0±0.5,6月时为1.4±0.5,1年时为1.1±0.5。伤椎前缘高度和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方面,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AVH%)术后3天从术前62.8%±3.4%恢复至90.4%±3.0%,3个月时为88.1%±2.9%,6个月时为87.3%±2.9%,1年时为87.0%±2.9%。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术后3天从18.6±2.5°下降至3.5±0.6°,3个月时为4.8±0.9°,6个月时为5.1±0.9°,1年时为5.4±0.9°。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骨性愈合,未出现神经功能受损,无顽固性腰背痛残留,无进行性后凸畸形加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经皮穿刺椎体内植骨成形术可有效恢复伤椎的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早期能有效缓解伤椎疼痛,减轻患者卧床及康复锻炼时的痛苦,椎体内充分的打压植骨在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的同时避免了“蛋壳样”椎体的发生,进而减少了进行性后凸畸形加重、顽固性腰背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经皮穿刺椎体内植骨成形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及目的:经美国FDA批准,全身麻醉药丙泊酚于1989年正式上市,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自此丙泊酚凭借其起效快、无蓄积、恢复迅速等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目前世界
就业能力是决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核心因素,该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困境成因,发现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就业观念狭窄,就业期望值高;专业技能较弱,综合素质不高
目的:1.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Ultrasound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测量左心室应变指标研究CABG患者术前与术后左心室功能的变化;2.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研究
[目的]国外虽然有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应用解剖学测量,但国内尚无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应用解剖学测量文献。此次实验为国内首次髋关节应用解剖学测量,一方面用以比较国内外测量
目的:研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l(4EBP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TOR、4EBP1在77例喉癌
[目的]对于因胆总管结石所致老年ACST病患,分析其围手术期相关资料以探讨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手术及临床诊治中提供相关线索以防范其高危险性和及时治疗创造条件。[方法]
目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膝关节置换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影响其生活质量,也给临床医生带来很大困扰。本研究主要结合病例探讨、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面对庞大的网络资源,如何选择和使用这些资源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笔者在听、评课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老师们在上课时引用拓展资料,但是引入的目的何在
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迅速发展和会计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承担的审计风险也日益加大。本文通过对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审计风险的措施,为执业会计
在青奥会期间,新型社交网络会被广泛应用,成为媒体传播信息的核心渠道,其中也将隐含许多风险和危机。公安机关建设和完善新型社交网络的预警机制,不仅能加强青奥会的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