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职官制度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luyan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盛革故鼎新律令》简称《天盛律令》,是一部由西夏人使用西夏文字刻印、刊布的法律典籍。包括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丰富的内容。其中卷十记载了较为详细的西夏职官制度,辅以其他夏、汉文献,西夏职官制度的研究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然而,因为西夏文比较难以释读,给人们的研究带来了不少困难。目前,《天盛律令》虽然有俄译本、汉译本,但是现有成果多是在汉译本《天盛律令》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对《天盛律令》西夏文原始文本的周详解读,准确把握原文的语义,才能更好的理解西夏法典,进而全面认识西夏的历史和文化。因而,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以《天盛律令》卷十为中心,辅以相关夏、汉文献,利用工具书,分为文献释读与专题考论两大部分对西夏职官制度做了一些研究。论文上篇《天盛律令卷十译释》,共有四章内容。首先对《天盛律令》卷十的西夏文本按照原件仔细录文,逐字翻译;其次在逐字翻译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断句,然后形成较为准确译文;同时与史金波等译《天盛律令》进行对照,做初步校勘。最后,对文献中出现的名物制度、语言文字等专有名词,特别是官名、机构名称等进行的考释研究,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之一。论文下篇《天盛律令卷十职官制度专题研究》,共有六章内容,第一章探讨了西夏职官制度的创立与发展;第二至四章就西夏的官阶制度、职司机构与职事官、军抄与军溜军事组织等问题做了研究,探讨了西夏的官、职、军问题;第五、六章对监军司、经略司及西夏军事机构做了论述。根据夏、汉文献的记载,西夏职官制度在中枢机构的设置、机构名称与官职名称、官品与官阶、官员的选任、官印与司印等五个方面与宋官制有不同程度的异同。这表明,西夏职官制度有仿照宋制的,也有其独创性。换言之,西夏职官制度也表现了其民族特色。西夏国内有番、汉、回鹘、吐蕃等民族,《天盛律令》记载有番、汉、吐蕃、回鹘等人共职办法。主要体现在番汉乐人院、番汉大学院、回夷务等机构的设置,有关番汉共职时的座次与行文规定,对番汉官员规定穿戴不同的服饰等方面。在文献中,出现的一些西夏官名有的为汉语,有的是汉语译音,有的是西夏语译音,通过对这些官名的整理与研究,表明在翻译西夏阶官及官名时采用音译较为妥当。将夏、汉文献中的西夏官名进行对照,这也有利于西夏职官制度的研究。
其他文献
<正>当前,抓工作落实的问题之所以一再被强调,原因就在于我们一些同志在工作中往往口头承诺多,具体承办少;遇到难题推诿多,破解难题行动少;执行决策计划多,具体落实措施少;开
饮食作为人类极其重要的生命活动与价值活动,不仅是维持人类生命、增进营养与健康的自然欲求,还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伦理意蕴。从伦理维度看主要包含文化价值传承、个体生命
<正> 1 前言 密封材料简称密封胶,是供各种构造物构件或配件缝隙部位或连接部位作充填和嵌装的密封材料,从而能起到防尘、防水、防渗、阻气、隔热、绝电或耐候等作用。其用途
台湾海峡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内的一个特殊的区域。这个区域在明末清初时期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理的位置非常重要。尽管台湾海峡两岸地区经济发达,闽台文化交流频繁,
目的:代谢组学是后基因时代出现的一门新兴“组学”,一切外源性刺激(如药物、食品、环境等因素)都会促使生物体系进行调节并导致代谢组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生物过程的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