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率变换系统中运动场后处理算法研究与硬件实现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lsq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显示技术和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主流的数字电视的刷新频率和图像分辨率越来越高,然而由于视频源固有拍摄频率低或传输带宽受限等原因很多视频的帧率较低,低帧率视频在高刷新频率的数字显示器上播放,容易产生重影、模糊等问题,因此研究高效的硬件可实现的帧率上变换技术十分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帧率上变换中矢量场后处理的硬件可实现算法与相关硬件电路。由于三维递归搜索的低运算复杂度和高收敛性等易于硬件实现的特点,本文矢量后处理算法以三维递归搜索为前提,对矢量进行取精细化和平滑等操作,从而提高内插帧的质量。为了提高运动矢量的准确性和运动矢量场的空间分辨率,本文结合空间相关性,采用了高效的矢量取精算法;为了提高矢量场的平滑度,减少视频的块效应,本文设计了与位置相关的平滑算法;本文采用鲁棒性较高的中值插值算法,改善运动估计不准确带来的影响;在内插多帧中,结合运动物体的空间相关性及几何特性,根据插帧时刻对矢量进行缩放,避免进行多次运动估计,降低算法复杂度。矢量后处理的硬件实现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的硬件实现主要是在基于三维递归搜索算法的整体硬件框架下进行的。首先,本文给出了帧率上变换系统的硬件框架。然后,本文对矢量处理和插值两大模块进行分析和设计。在矢量处理模块中,结合系统流水线设计,通过数据复用和状态机操作等设计,使用了较少的硬件资源,利用高速的片上缓存实现了矢量取精细化和平滑功能。在插值模块中,结合多帧内插的系统要求,通过并行计算、模块分时复用及流水线等技术,克服了超高清帧率上变换中内插数据量大的难题,实现了高效的插值计算和大数据量的读写。最后本文使用Verilog进行模块设计,结合C++编写的软件模型进行测试,在Cadence软件平台上对设计进行功能验证和综合。结果表明,本设计的最高工作频率可以达到300MHz,并且在65nm CMOS工艺下矢量处理模块和插值模块的面积分别为0.45mm2和1.12mm2。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版权保护问题变得十分重要。数字水印是实现版权保护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人眼视觉特性
视频测量作为测量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广播电视飞速发展的今天,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对视频客观指标的测量计算,分析指标所反映的客观失真量,来确定视频设备质量的高
电视机顶盒(STB)是一种电视终端的接口设备。其功能包括将数字编码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转化为模拟电视机能够接收的标准电视信号(PAL、NTSC),接收和发出用户的控制命令。从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集成,建立起全方位、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系统,以使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提高服务质量。 研究讨论了架构网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