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从建库至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处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所收录的有关于不孕症中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相关文献,并对这些文献中出现的肾虚相关证型进行归纳和频次分析,进而总结出肾虚证不孕症的辨证分型,摸索其用药规律,以期为现代不孕症治疗提供更全面更精确的理论指导。方法:(1)收集1978年到2019年12月期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所收录的中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方面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筛选。(2)文献的纳入标准包括:(1)一次文献;(2)符合中医不孕症的诊断标准;(3)中医辨证分型为以肾虚型为主证的相关证型;(4)病例数超过15例的临床研究型文献;(5)文献中涉及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相关文献;(6)单纯中药复方口服治疗或中药西药对比治疗的;(7)应用中医治疗或中西医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3)文献排除标准包括:(1)综述类文献;(2)不符合中医不孕症诊断标准的文献;(3)动物实验研究类文献;(4)病例数少于15例的临床研究文献;(5)无明确中医辨证分型及组方用药的文献;(6)采用其它疗法如中医灌肠、针刺、穴位注射、外敷、理疗或西医手术等联合治疗不孕症的文献;(7)采用人工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的文献。(4)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并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文献后,使用Excel软件对出现的肾虚相关中医证型的例数、所占百分比进行统计并汇总分析,同时对每种证型的用药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发掘出肾虚证不孕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和处方用药方面更有价值的规律,使中医在对不孕症治疗上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116篇临床治疗肾虚证不孕症的文献分析整理,统计出其中共包括了9833个病例,归类为25个证型,使用了共131味中药,分为17类,并统计出了这些中药的使用频次及在用药总频次中的占比,以及各类药物中在这些中药的使用频率占比,并对使用频率最高的15味中药进行药味分析。结论:通过对近现代中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方面文献的统计和分析,最终总结出与肾虚相关的全部证型,并分析出其出现的频次规律,为临床治疗不孕症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根据,以此为临床医生的用药治疗提供新思路,制定更加完美的治疗方案,更好的帮助患者增加妊娠机会,取得更满意的诊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