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以及社会矛盾频发的特殊时期,人民群众对法治的呼唤和期待极其迫切,对法治观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为中国法治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法治观不仅是一个热点理论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法治的实现,更多的是通过人们的自然习惯和逐步养成的法治观念来表现。因此,对于法治观问题的研究,不仅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也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从法治、人治、法制等相近概念的比较分析入手,梳理了法治观和社会主义法治观的产生与发展,并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对社会主义法治观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概括。通过法治观与法治实践的密切关系分析我国法治观的发展状况,主要从中国共产党、各级政府机关和普通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法治思维以及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法治建设的主要实践环节中体现法治观念的相关言行为依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取得的成就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在明确加强法治观建设的目标的基础上,从明确立法宗旨,提升立法为民意识、明确政府职责,提升依法行政意识、加强司法建设,提升公正司法意识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环境,提升公民的法治意识四个方面探索了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建设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我国法治观的建设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