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人民之福,是发展之根本,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前提。刑事犯罪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关系到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关系到人民安居乐业。因此,依法预防和打击犯罪,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我国刑事犯罪呈现高发案阶段,从2000年起,每年全国刑事立案保持在400多万起以上。与全国刑事犯罪情况相比,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刑事犯罪情况有其独特的特点。本调研报告以统计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为主,以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刑事犯罪情况为调研对象,对2003年度1至2012年度该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刑事犯罪案件进行统计分析,从不同角度反映该县刑事犯罪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该县刑事犯罪的特点。同时,以对比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为辅,将某项数据对比后进行分析,以该县高发犯罪作为特别研究对象进行重点分析。结合该县实际,分析该县刑事犯罪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预防犯罪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望对该县预防犯罪工作提供一个合理有效的指导,减少该县犯罪发生,对维护该县社会稳定,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生态、文明、和谐的工布江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调研报告包括四部分,共二万四千字左右。第一部分简要介绍该县人民检察院2003~2012年办理的刑事犯罪案件基本情况。第二部分阐述本次调研报告的结果,即2003-2012年该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刑事犯罪案件数据统计分析情况。从案件总体情况、犯罪类型、犯罪人基本情况、刑罚适用情况、个罪统计情况等角度,概括出该县犯罪特征:犯罪案件少、人数少,但不捕率、不诉率较高且每年变化较大;犯罪类型较为集中且基本集中为低文化的外地男性中青年参与犯罪;犯罪情节较轻,缓刑居多等。第三部分分析本次调研报告结果,即该县犯罪形成的原因,包括地理位置原因、人口经济原因、利益因素、民族性格、文化教育、社会管控以及公检法等自身自身因素。其中人口层次复杂多变、流动性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压力大,受利益驱动是犯罪发生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而民族性格和思想认识是个别犯罪高发的驱动,社会管控和公检法自身因素一定程度上给犯罪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第四部分针对该县犯罪形成的原因,特别是高发型犯罪,结合当地实际,提出预防该县犯罪的对策和建议。从经济、就业、思想认识、社会管控手段、高发犯罪、公检法自身等方面提出具体预防对策和建议,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形成一个有效的犯罪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