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综合技法分析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分析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ingjie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将作曲技术理论的各类课程内容融入到对音乐作品分析当中,以音乐作品的技法现象为依据、以作品风格发展为线索、兼顾表演专业的声乐器乐的类别,选取各种风格技法方面的典型作品,力求做到接触的作品技法、风格涵盖面宽,达到拓宽其艺术视野的目的。   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介绍音乐作品综合分析内容   2、高校为什么要开设综合分析课程。   从开设的音乐作品综合分析的目的和解决的问题两方面进行论述。   3、论述音乐作品综合分析中具体内容的合理性和融入作品分析中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分析从浅入深,并且结合实例,举例分析。   研究内容是选择分析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完整音乐作品中,综合分析其技法类别包括:   A单线条旋律线的形成规律——运动形态、音程、调式调性;   B认识多声部的写作规律(对和声、复调的分析)   C音乐语言的陈述语法——音乐句法、结构的形成规律;   D管弦乐队中的乐器、配器的基本知识   E近现代音乐作品的技法现象。   研究的难点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突出单科的重点内容,又要善于将各个学科门类的内在规律把握好,注意彼此间相同、相斥的内容,考虑如何将其放在一个平面上解决。音乐作品的创作是一种有机关联的整体,音乐所表现的音响内容是由于种种技法相互之间的融合而产生的,绝不是单一表现因素就可以实现的,因此我们看待音乐作品就应持有如同创作时一样的综合心态,去认识和分析音乐作品,才能真正达到认识和正确评价音乐作品的目的。   4、对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想,并提出解决方式与办法。   5、总结该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并对今后的发展做出前瞻性的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对策,以促进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19世纪中期的欧洲特别是法国,出现了三位重量级代表人物,分别是库尔贝、米勒、杜米埃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三杰”。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出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等
期刊
学位
伟大的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创始人,是印象派音乐的鼻祖,在西方音乐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打破了传统的西方作曲原理和技巧,以全新的音调、曲式、和声
随着二胡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二胡演奏中的重力因素越来越引起演奏者们的重视。本文以二胡演奏实践为立足点,着重从重力调控的视角,结合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力学等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