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分析了城乡关系的演变规律,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城乡关系的观点,提出了城乡关系由分离对立到城乡融合的发展理论。新时代如何加强乡村振兴建设,如何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区域差距,这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为我国乡村振兴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也为我国开启城乡融合发展道路指明前进方向。本文首先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研究,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理论来源与实践基础,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是我国乡村振兴建设的价值旨归。其次,本文以农业农村农民三个维度为研究视角,总结了我国乡村振兴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并对乡村振兴建设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阐述。最后,本文基于我国乡村振兴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指导下,指出乡村振兴建设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发展乡村振兴基础条件、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以及促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乡村振兴建设的实践路径。城乡关系问题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此战略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遵循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中城乡融合思想所揭示的客观规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我国处理城乡关系的实践与探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坚持、丰富和发展。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建设的科学理论依据及方法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