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承诺《绎志》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承诺,字君信,号石庄,是清初湖北著名的学者。入清以后,隐居不仕,专心以著述为业,终于著成阐述自己志向的经世著作——《绎志》。《绎志》成书之时,既是明清鼎革的历史大变革时期,也是学风由空虚转向务实的关键时期。因此,该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务实”、“务平”、“从道”为著书旨趣。其内容广博,义理宏深,是有体有用的实学著作。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绎志》三百年间一直若存若亡,成为“沧海遗珠”,不禁令人感叹!因此,本文通过对胡承诺及其遗著《绎志》的系统研究,期盼能为学术发展贡献微薄之力。本文首先对胡承诺的生平、家学渊源进行简要的考证和论述。其次,对《绎志》成书的背景、版本、体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研究。最后,对《绎志》“崇实”的治学思想和“务实”的治国思想进行重点研究。《绎志》治学“崇实”。胡氏求理蹈实,论理必广引历史成事,论事必依据儒家原典,将义理与具体的事物相结合,从而保证所论之理皆可以付诸于实践之中。他的穷理方法,在继承程朱理学“读书穷理”、“即物穷理”、“即事穷理”等方法的基础上更加崇实。“读书穷理”所读之书应以六经为佳,罢黜异端邪说,只称引诸子百家立论精粹的言论。“即事穷理”所据之事应是“古人之事”、“经史成事”。“即物穷理”应以日常生活所能见到的事物为对象。另外,他还强调“实理”应是验之四方而皆准,并且能够为现实所做之事提供裨益的义理。《绎志》治国思想“务实”。胡氏以圣王治世为典范来针砭时弊,探究国家治乱兴衰的原因;以经史成事为依据,辨析圣王、名臣、名将之所以得,暴君、奸佞之所以失,引导后世之人弃恶向善;详述历代制度的源与流、得与失,期盼为后世国家治理提供历史借鉴;剖析朝廷疲弊百姓、枯竭民力、暴虐百姓的制度、人事根源,认为治国应当“爱民”、“顺民”、“养民以大顺”。总之,《绎志》思想内容务实,是明清之际实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
其他文献
用拟压缩性方法和Jameson的有限体积算法求解了二维和三维定常不可压Euler方程。分别采用显、隐式时间离散推进求解;分析了人工粘性的阶数对定常解收敛性的影响。应用该方法
本文以国家、政党与社会为视角,考察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的早期历史,探讨这所大学从地方性大学到首都最高学府的变化轨迹,试图分析社会变迁中的政治与文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