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内酯混悬液与自乳化制剂在小鼠体内的吸收率比较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a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穿心莲内酯系自爵床科植物穿心莲中提取得到的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是中药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现代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具有消炎抗菌、抗病毒感染、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免疫刺激、保肝利胆及抗生育等多种功能。穿心莲内酯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主要用于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且有较好疗效,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常用的药物,在我国临床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但穿心莲内酯为水难溶性药物,溶出度小,生物利用度低。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和测定受多方面的影响,包括药物制剂、生理、食物等方面。本文将采用反相高效色谱法测定穿心莲内酯混悬液与自制自乳化制剂在小鼠体内的吸收率,作为间接反映穿心莲内酯制剂生物利用度的一个新方法。通过比较两者的吸收率,可为从制剂技术角度去改善其理化性质,例如通过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和溶解度,增加其与胃肠道黏膜的亲和性和透过性等手段来提高穿心莲内酯的吸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依据和参考。同时,在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面,运用反相高效色谱法测定穿心莲内酯与非洛地平同时给药的小鼠粪便中的药物残留率,并与分别给药时的残留率做对比,借以证实这两种脂溶性药物都能与P-糖蛋白结合,发生竞争性抑制的推论。该推论对改善两者的药效及P-糖蛋白抑制剂的研究均有一定意义。  方法:  在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方法的研究中,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穿心莲内酯吸收率的测定。采用小鼠灌胃穿心莲内酯混悬液和自制自乳化制剂,通过测定粪便中的残留穿心莲内酯量求得吸收率,并于实验过程中对提取所需时间与提取所用溶剂量用均匀实验设计进行考查。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回收率高,能较好地应用于小鼠粪便中穿心莲内酯残留量的测定。  在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测定小鼠粪便中药物残留量的方式,用于测定穿心莲内酯与非洛地平同时给药和分别给药时的残留率。  结果:  自制穿心莲内酯自乳化制剂比穿心莲内酯混悬液更易于吸收。15min内穿心莲内酯得到检测,分离良好,不受杂质干扰。在14.45~231.20μg.ml-1时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0%。重现性符合方法学要求。穿心莲内酯与非洛地平联合用药的药物残留量测定结果表明,同时给药的药物残留率比分别给药时的低。  研究结论:  结果表明自制的穿心莲内酯自乳化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混悬制剂。初步证明穿心莲内酯可以作为P-糖蛋白质抑制剂。
其他文献
本栏目由本刊与杭州市文联合办  绘画已成为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在互联网和信息发达的今天,艺术的表达方式非常广泛而多样,但我依然选择上手的劳作,希望通过双手来传递自己的内心感受,抒发情感。  汪文斌  1974年生于浙江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油画家协会理事、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在生活中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