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油和油茶籽油掺伪近红外光谱法检测研究

来源 :武汉轻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m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中食用油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食用油不仅可以调味,其油脂成分还可以提供人类机体所需的能量等营养物质。食用油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类别的食用油因为其成分不同,其价值也有差异。芝麻油香味特殊、营养高,油茶籽油油脂成分配比合理具有保健功效,两者市场价格较高。然而,不法商家以次充好,甚至在食用油中添加对人体有害的油脂来牟取高额利润,故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食用油掺伪方法十分必要。论文以芝麻油和油茶籽油为对象,应用近红外光谱法(NIRS)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讨论食用油的掺伪鉴别问题,分别建立了芝麻油和油茶籽油的二元掺伪定性定量模型、三元掺伪定性定量模型以及多元掺伪定性定量模型。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分析芝麻油和油茶籽油二元掺伪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分别建立芝麻油和油茶籽油二元掺伪真实性鉴别模型、芝麻油二元掺伪含量预测模型、油茶籽油二元掺伪含量预测模型。应用NIRS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SVC),建立全波段模型和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后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BiPLS)优选特征波段建立的特征波段模型,两者均能鉴别芝麻油和油茶籽油的真伪,识别准确率最高为芝麻油采用标准正态变换(SNV)前处理建立的SNV-SVC模型,该模型预测集准确率99.4975%。应用NIRS结合支持向量机回归(SVR)能够实现对芝麻油、油茶籽油掺伪模型的含量预测,模型相关系数R高于99%,均方误差MSE最大为0.0605。(2)研究分析芝麻油和油茶籽油三元掺伪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分别建立芝麻油三元掺伪真实性鉴别模型、芝麻油三元掺伪含量预测模型、油茶籽油三元掺伪真实性鉴别模型、油茶籽油三元掺伪含量预测模型。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V)、标准正态变换和去趋势联用(SNV-DT)前处理,BiPLS优选特征波长,结果表明,应用NIRS能够实现芝麻油和油茶籽油三元掺伪真实性及掺伪含量的鉴别与检测,鉴别模型最高可达100%(油茶籽油三元真伪鉴别MSC-BiPLS-GA-SVC),三元掺伪油脂含量预测相关系数R最高可达99.7254%、均方误差MSE为0.0234(油茶籽油三元掺伪油脂含量预测模型SNV-BiPLS-CV-SVR)。(3)研究分析芝麻油和油茶籽油多元掺伪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分别建立芝麻油和油茶籽油多元掺伪真实性定性鉴别模型以及含量预测模型。应用MSC、SNV前处理减少干扰信息,提升模型的预测能力;应用CARS和组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快速选择特征波段,建模变量减少,效率高。建立的定性模型检测准确率佳,其中芝麻油多元掺伪真实性检测模型最高达100%;建立的定量模型能够预测芝麻油和油茶籽油多元掺伪样本中芝麻油和油茶籽油的实际含量,整体预测相关系数R均接近1,校正集和预测集均方误差MSE值小且差值小,预测能力稳定,预测效果理想。
其他文献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太极功夫扇为例,阐述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及意义,探讨了影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分析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
社会问题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依靠法律来维系,也需要舆论及其工具大众传媒的介入。舆论与传媒的表层性、政治性、虚拟性以及话语权使其具有特殊的社会控制功能。舆
目的:探讨精神科风险管理中强化细节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相关护理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并制定出详细的相关管理措施,其中包括如何提前甄别高危患者,并对其施加警
为解放村庄下浅埋厚煤层资源,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同时保证地面建筑物的安全使用,需开展浅埋厚煤层综合机械化矸石充填开采控制地表沉陷变形研究。以潞安集团王庄煤矿52采区520
旋挖钻机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打桩设备,适用于桥梁建设、工民建等桩基工程。不同的地质层选用不同类型的钻具,可提高旋挖钻机的施工效率,缩短成孔时间[1]。旋挖钻机一般具有自行
"两高"《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对医务人员商业贿赂犯罪作了扩充性的规定,对商业贿赂共同犯罪的罪名进一步确定,但该规定的合理性依据及其具体的理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遭受多次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大量的损失和伤亡,所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应急物资配送优化体系是国家所需要的。根据以往的应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依据内固定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4)采用DHS,观
目的:分析我院精神科护理队伍现状。方法:依据我院人事科、护理部提供的2010年在职护士信息进行分析。结果:87名护士。其中,中专学历46人,大专36人,本科5人;初级职称66人,中级21人,副
本文讨论了电力系统进行静态稳定性分析的目的和分析的方法,及励磁调节的影响和提高静态稳定性的措施。其中重点以小干扰法为主分析了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实现了从线性向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