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干检测是一种全息检测技术,它可以允许信息被编码在光纤的所有自由度上,包括幅度,相位以及偏振。因此,它可以提高信号功率以及系统的频谱效率。近年来,由于高清电视、视频会议等新业务的驱动,网络容量迅速增长,之前的带宽已经不够使用,具有高频谱效率的相干检测技术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高速率模数转换器(ADC)的实现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发展使得对光纤传输损伤在GHz波特速率上进行数字补偿成为可能。因此,与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结合将使相干检测技术更加具有吸引力。对于相干检测后的信号,DSP算法可以对光纤信道的线性效应做到无损补偿,例如色散效应和偏振模色散效应。此外,DSP算法也可以实现发射端激光器与本地激光器的载波同步。基于以上原因,对于相干检测技术中DSP算法的研究非常火热。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DSP的相干光系统的基础知识,然后介绍了目前应用在相干光通信中的DSP算法,包括色散补偿、解偏振串扰、非线性补偿、频率估计以及相位估计算法五个方面。这些算法普遍存在着复杂度大的缺点,为了降低硬件功耗,复杂度必须要降低。作者在相位估计和频率估计这两个方面做出了改进。对于频率估计中的共轭M次方算法,它需要采用复数乘法器来去除调制相位信息,这会带来硬件功耗的增大。基于此,作者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M次方算法,这种算法采用查表器件来去除调制相位信息。与传统的共轭M次方算法的性能一样的同时,这个算法不需要采用复数乘法器,因而使复杂度大大降低。此外,作者还在相位估计算法方面做出了创新。盲相位搜索算法是目前相位估计中精度最高的算法之一,它首先假设出所有可能的相位噪声值,然后再借助欧式距离最短原则选出最接近于真实相位噪声的测试相位。为了保证盲相位搜索算法的高精度,在盲相位搜索算法中一般采用逐符号估计,同时测试相位个数也要求很多,这会带来很大的复杂度。在本文中,基于相位噪声慢变的特性,作者提出了粗估计和细估计相结合的两步法以及滑动块的思想,降低了测试相位的个数以及每个符号重复计算的次数。通过采用两步法以及滑动块的思想,原始的盲相位搜索算法的复杂度大大降低。仿真结果表明,在激光器线宽容忍度降低11%的同时,算法复杂度至少可降低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