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伤害系指工人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然性意外损伤.多年来,中国化工行业的伤亡事故发生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迄今中国对化工行业职业伤害尚缺乏系统性研究.为了解上海化工行业职业伤害的发生规律,预防和控制职业伤害的发生,该课题从流行病学角度对其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上海化工局系统1983~2000年来发生的322起死亡和重伤事故的回顾性分析,研究了该化工系统伤亡事故的三间分布特点、发生特点、主要原因及发生趋势.结果表明:该化工系统职业伤害的年平均死亡率有上升趋势;伤亡事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的事故类别是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但爆炸事故的后果最为严重;与正常生产状态相比,检修状态下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中毒、起重伤害、化学爆炸的比例较高;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违反操作规程和设备工具缺陷;文化程度较低和年龄较小的职工可能更易于发生职业伤害.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了化工行业166名工伤职工和332名非工伤职工有关个人特征的差异,分析了化工行业工人职业伤害倾向性.结果表明: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工龄较短、吸烟、以及个性维度中的N分较高(情绪稳定性差),均可使职业伤害发生的危险性增高.化工行业职业伤害的发生具有倾向性.该次研究还表明,艾森克人格问卷是对化工工人职业伤害倾向性进行筛查的可行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