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对库区钩端螺旋体病的影响评价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全面分析库区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病流行现况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综合评价三峡工程对库区钩体病流行规律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并就大型工程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影响评价进行方法学探讨。2、提出生态环境生物安全研究及评价的概念,为预防和控制人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出新的设想。方法1、现场调查抽取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夷陵区太平溪镇、三斗坪镇、乐天溪镇等4个调查点,采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及种群构成。将各调查点捕获的老鼠在无菌操作下取米粒大小鼠肾组织于Korthof培养基中进行钩体培养。2、在四个调查点采集健康人血清,开展显微凝集实验调查坝区人群钩体感染率。3、通过公开发表文献收集库区钩体病发病资料、鼠密度动态资料;库区气象资料和农业耕地资料摘自1997~2007年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4、采用Office 2003软件系统中的Excel建立数据库、制作图表,采用SAS8.1完成统计分析。结果1、1997~2005年库区鼠密度波动于2.81~6.15%之间,变化曲线程斜置的“W”形。相关分析表明库区鼠密度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绝对变化量呈正相关关系。蓄水期间坝区室内外鼠密度均呈上升趋势,室内鼠密度明显高于室外。坝区捕获的啮齿动物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占29.58%。室内外鼠种构成不同,室内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室外优势种为黑线姬鼠。坝区室内外鼠种有相互迁移的现象。2、坝区人群钩体感染率为16.91%,感染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男女感染率分别为16.39%、17.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人群以农民为主,血清阳性率达29.61%。3、坝区鼠肾钩体培养阳性率为18.30%,其中黑线姬鼠培养阳性率最高,达30.56%。4、1996年以来库区钩体病发病率波动于0/10万~2.588/10万之间。1998年、2000年分别有一个发病峰,其余年份均程下降趋势,2003~2005年无病例报告。库区钩体发病率与室外鼠密度呈高度正相关,与农村人均收入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结论1、目前库区钩体病处于低发病率水平。但蓄水期间存在爆发或流行的潜在可能。从长远的角度看,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将有利于库区钩体病的预防和控制。但是,三峡旅游业的发展可能导致大量易感人群的输入;而人流、物流的增加也使库区钩体菌群更迭的风险加大,因此仍需加强监测和管理。蓄水达175米后,消落区的出现将促使库区湿地生态群落的形成,其对库区钩体病流行的影响值得关注。2、对于任何一项大型工程的环境医学评价均应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人口学及人群行为特征的改变入手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其中,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评价的关键和难点所在。3、通过生态环境生物安全研究及评价,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干扰新病原体的产生或者切断其进入人群的途径,从而避免新的传染病在人间发生和流行,使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起点向前推进,从根本上消除或缓解人类传染病负担。另外,生态环境生物安全也可以作为生态安全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考虑如何保护生态系统的同时也重视如何保护人类自身健康,从而真正作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本选题对支撑教学资源校本化开发与应用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查阅大量文献,充分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探寻到选题研究的突破点与创新点。笔者对大连地区高中历史教师备课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简称TPS)是供放疗医生和放疗物理师设计治疗方案并对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事前验证的软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报纸
近年来,由于国家惠农利农政策力度的不断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养鸡业的发展,农村养鸡场的养殖规模和养殖效益都有了明显提高,但是鸡病发生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如果不注意日常预防,
随着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的逐渐深入,血液流变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从疾病的预测、预防到疾病的诊断、治疗乃至预后判断,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解
分析了X80管线钢在LF炉精炼过程不同阶段碳、硫的变化趋势,发现增碳主要发生在送电期,脱硫主要发生在强搅拌过程。对精炼工艺进行了改进,重新分配了LF炉停电、送电期的任务;
三羟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它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性食品,特别是豆类及其制品。三羟异黄酮对人类有很多益处,可用于治疗癌症、改善绝经期症状、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