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_0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败血症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诊断为败血症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发NEC者(Bell’s stage≥II)为病例组,采用1:2配对模式,选取与病例组同期住院的未并发NEC的败血症患儿为对照。数据分析采用单变量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610例败血症,其中78例发生NEC,配对成功66例。并发组与未并发组患儿相比,合并贫血(71.2%vs37.9%,?~2=19.564,P=0.000)与低白蛋白血症(44.1%vs 23.8%,?~2=9.124,P=0.003)更容易发生NEC。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贫血(β=1.32,OR:3.74,95%CI:1.92-7.27,P=0.000)与低白蛋白血症(β=0.68,OR:1.98,95%CI:1.03-3.78,P=0.039)为败血症并发NEC的独立危险因素。败血症合并中度及更严重贫血者较合并轻度及无贫血者的NEC发生率更高[57.6(38/66)vs.42.4(28/132),?~2=7.473,P=0.006]。结论:贫血与低白蛋白血症为败血症并发NEC的独立危险因素,败血症合并中度及更严重贫血者,较合并轻度及无贫血者的NEC发生率更高。
其他文献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受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制度环境、自然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京津冀三地
工民建方面成熟应用的砼预应力管桩基础处理工法,首次应用在清远水利工程上。作为一种新的施工工艺,砼预应力管桩的技术工法、质量控制要点及其优点,将全面系统地为水利工程基础
锅炉四管泄漏是电厂频发的安全事故之一,目前国内主流的锅炉泄漏监测方法为空气声监测方法,该方法在空气声传感器安装位置选择、信号覆盖范围、泄漏信号与锅炉背景噪声的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