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火针点刺治疗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研究,科学、综合地评价火针治疗PHN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规范火针的操作要领,促进火针临床应用的发展,推动针灸学的进步。方法:1.将所有入选的68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点刺组(治疗组)、毫针针刺组(对照组)各34例,观察前1周停用其它针对PHN的治疗方法。2.火针组治疗原则:温通经络,化瘀止痛;取穴:局部阿是穴,疼痛同侧相应的夹脊穴;操作:嘱患者取适当的体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中火针在点燃的酒精棉球外焰中烧至白亮,快速多针浅刺患处,每针之间相距1.0cm左右,然后取患病同侧相应的夹脊穴,每穴点刺2~3次,深度为2~3mm,进针垂直而快,进针出针时间约0.1秒。点刺完毕后,用75%酒精棉球(或安尔碘,用于皮肤过敏者)消毒针孔及周围皮肤。隔日治疗1次,2周后观察疗效。毫针组治疗原则及取穴同治疗组。阿是穴针刺方法:首先确定疼痛部位,用75%的酒精棉球(或安尔碘,用于皮肤过敏者)消毒后,再用1.5寸毫针从四周向疼痛中心平刺0.8~1.0寸,形成合围之势,得气后行快速捻转,平补平泻1分钟;夹脊穴针刺方法:根据疼痛部位确定相应的夹脊穴,并常规消毒后,取1.5寸毫针向脊柱方向斜刺1.0~1.2寸,局部出现酸胀感或沿肋间隙放射感后停止行针。隔日治疗1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间隔10分钟行针1次,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火针疗法对血瘀型PHN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总有效率达100%,愈显率达85.3%;提高PHN患者睡眠效率,总有效率为94.12%;对代表血瘀状态的细胞参数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尤其对RDW的改善有非常明显的差异,P<0.01;对PDW的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毫针疗法对比,虽然火针在改善PHN患者的VAS积分及血液细胞参数方面没有显著的优越性,但是对即时缓解疼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P<0.05。此外,通过本课题我们还可以观察到火针疗法对于不同年龄段均有很好的疗效,各组年龄段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对不同疼痛面积大小的血瘀型PHN患者疗效也没有显著性差异;对于病程低于6个月的PHN患者,其火针疗效明显优于病程超过6个月的患者,P<0.05。总而言之,火针点刺治疗血瘀型PHN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血瘀证患者细胞参数,尤其是RDW和PDW两项参数;与毫针针刺疗法相比,有止痛快的优点;此外火针治疗PHN还有复发率低,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结论:火针点刺疗法明显缓解血瘀型PHN患者疼痛,提高睡眠效率,明显改善代表血瘀证的细胞参数RDW和PDW。患者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面积的血瘀型PHN疼痛均有很好的疗效。与毫针针刺相比,火针在即时缓解血瘀型PHN疼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