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组临床上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核仁磷酸蛋白(nucleophosmin,NPM1)基因突变是AML最常见的一种基因突变。已有的文献报道NPM1基因突变是白血病发生的始动因素。然而,NPM1突变基因促进AML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仍尚未完全阐明。自噬是真核细胞中比较保守的一种代谢途径,通过溶酶体途径降解胞内折叠错误的蛋白质或受损的细胞器以维持细胞稳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疗效密切相关。此外,最新临床研究显示,NPM1突变阳性AML样本中存在肿瘤抑制因子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ML异常的亚细胞定位。本文主要探讨NPM1基因突变对白血病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进一步观察自噬水平的改变对NPM1突变白血病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异常表达的PML蛋白在NPM1突变介导的白血病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方法:首先采用过表达和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方法,观察A型NPM1基因突变(NPM1-mA)对白血病细胞自噬水平的调控作用,进一步观察自噬诱导剂rapamycin或抑制剂3-methyladenine(3-ma)处理对npm1-ma介导的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和临床aml样本中pml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pml蛋白在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免疫共沉淀检测npm1突变蛋白与pml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过表达或者干扰npm1-ma后观察pml蛋白水平的变化。cycloheximide和mg132处理进一步观察npm1-ma对pml蛋白稳定性的调控。接下来,利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下调pml水平,探讨干扰pml对天然携带npm1突变基因的oci-aml3白血病细胞株的自噬、体外增殖能力以及akt信号分子的改变。最后,通过rescue实验观察过表达pml对npm1-maknockdown的oci-aml3细胞株自噬和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首先,过表达npm1-ma能够增强thp-1白血病细胞株自噬水平,3-ma处理能够减弱npm1-ma介导的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相反,干扰npm1-ma则抑制oci-aml3细胞自噬水平,而rapamycin处理能逆转npm1-maknockdown介导的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其次,在npm1-ma阳性的aml样本和oci-aml3细胞株中证实了pml的表达和蛋白的异常胞质定位。免疫共沉淀验证了npm1-ma蛋白与pml蛋白的相互作用。此外,过表达npm1-ma能上调pml蛋白表达水平,干扰npm1-ma则下调pml蛋白表达水平。cycloheximide和mg132处理进一步验证了npm1突变蛋白是通过抑制蛋白酶体途径来增强pml蛋白的稳定性。接着,干扰pml导致oci-aml3体外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减弱。另外,干扰PML可抑制细胞自噬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增殖能力,这可能与AKT信号分子的改变有关。最后,rescue实验表明,过表达PML能够逆转NPM1-mA下调对白血病细胞自噬和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结论:NPM1突变蛋白可促进白血病细胞的自噬和增殖能力。机制上,NPM1-mA与PML蛋白相互作用介导PML的异常胞质定位及稳定性;PML可能通过AKT信号分子调控白血病细胞的自噬活性,进而增强NPM1突变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本研究提示抑制自噬或者靶向PML蛋白可作为临床上治疗NPM1突变白血病的一种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