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虾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高位养虾池大规模修建,为了评价虾养殖对高位池土壤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脂肪酸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微量热和土壤酶活这四种方法,比较海南岛白马井镇和东郊镇高位池土壤与原始海滩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高位池土壤盐分含量较高且营养不均衡。可培养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目都显著下降(p<0.05)。在脂肪酸分析中,真菌和放线菌对这种高盐环境比较敏感,都有显著下降(p< 0.05)。DGGE谱图显示高位池土壤中的微生物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有所下降,而且细菌类群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始海滩样品大部分都是β-变形细菌纲(β-Proteobacter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而高位池土壤样品主要是γ-变形细菌纲(γ-Proteobacter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且一些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菌群在高位池土壤中也消失。土壤脱氢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在高位池土壤中都显著下降(p<0.05)。总代谢热(QT)同K和Mg都是负相关的(P<0.05),说明高盐环境对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单位细胞代谢热(QT/N0)的升高反映了微生物代谢效率的下降。土壤酶活与微量热也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最大代谢热(Pmax)与酸性磷酸酶正相关(p<0.01),QT/N0与酸性磷酸酶呈现负相关(p<0.05),二者都表明高位池土壤的微生物活性显著降低。无论是微生物多样性还是微生物活性,在高位池土壤中都显著下降,表明高位池土壤质量的退化。同时QT/N0、达到最大代谢热的时间(tmax)、土壤酶活以及DGGE 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是指示土壤质量比较好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