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检验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an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库兹涅茨曲线最早来源于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Kuznets)在研究收入分配长期变化特点时,发现收入分配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的倒U型曲线关系,而环境退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同样的关系,由潘纳约托(Panayotou)于1993年将其命名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Kuznet.curve)。近些年来,随着环境检测技术与手段的进步,我们可以得到一些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数据,这就为我们研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供了数据基础。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针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及其形状变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首先针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进行了解释与分析,然后国内外有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一些实证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最后还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做了一些评述。   本文通过两个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1985~2006年的和浙江省1981-2006年污染量与人均GDP进行了非线性回归。认为张晓所谓的平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只是工业化初期的现象,并不能说明我国环境已开始趋于改善;沈满洪所谓的波浪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也仅是浙江环境政策实施中的特殊现象,如延长其时间序列,不仅浙江的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总体上依然遵循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即除个别指标外,总体环境指标趋于改善的转折点还尚未达到;而且从全国来看,总体环境指标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顶点仍有相当的距离。   本文还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出现的一段波浪式曲线的原因做了一些分析,认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情况,即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也会直接影响到曲线的形状。文章最后提出了降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峰值的一些措施建议。
其他文献
由于在原有的旋转运动基础上附加了轴向的超声振动,使得旋转超声加工(RUM)比普通磨削加工有明显的优势,例如,切削力小、刀具磨损轻等等。尽管如此,旋转超声加工仍然不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