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中半岛城市形态及其演变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跌宕起伏的60余年,城市建设与规划同样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的价值倾向改变、城市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以及管理方式等各方面,也都发生了全面的转型。本文以重庆渝中半岛规划事件和文本为具体的研究对象,窥探整体社会发展主导思想和纲领的主导作用,和各个时期的城市规划建构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从而构建了空间再现与再现空间的逻辑关系和基本研究框架。具体说来,文章通过对渝中半岛范围内行政区划、人口、产业变化的梳理,结合解放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和新时期的城市规划文本的解读,探讨了重庆渝中半岛城市形态在物质空间上、社会空间以及观念空间中的演变,以及规划文本中城市形象的想象和城市的现实的异质性。首先在对人口、产业和行政区划的基本发展态势的分析,总结城市演变同其发展的必然联系。其次对各时期的城市规划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进行物质空间上的透析,并总结此文本社会空间和观念空间上的重要意义,并梳理各时期的空间演变的历史过程。最后,对城市重要的形象设计方案进行解读,探讨从想象到实践的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全文通过城市规划的历程论证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和其生成的动因与机制,探究了城市空间想象与城市实践的关系,对于当代城市规划发展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的理论”,揭示了空间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物质载体,以及城市规划的具体对象,剖析了空间从生产活动的容器和载体到作为体现经济价值的资本要素,其价值的变化在城市规划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城市规划作为由政府主导的空间公共政策,不仅仅反映规划是在特定的政治、社会空间条件下应对当时的现实需求,通过对空间的构想和价值取向所反映出来的一种具体安排。基本上可以总结为,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城市规划的图纸和文字资料主要显示出苏联模式下以工业建设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理念,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的城市现实问题,更重要的是突出表现共产主义社会和集体观念的价值体系,进而加深社会个体对国家或者城市的认同感,具体到渝中半岛的空间建设上,主要受到复杂地形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半岛规划的苏联模式不明显,仅处于讨论的阶段中。1974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伊始,城市逐渐开始表现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发展,但仍旧具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子,城市规划注重民生,在渝中半岛中,表现为对迎合适应消费空间的生产。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正式确立了市场经济改革的制度,渝中半岛也开始大规模的拆迁建设,旧城改造兴盛。在经历了十年左右的高速发展与建设,城市问题日渐突出,1997年重庆直辖后,为保证经济发展的持续,城市规划工作试图向境外寻求对城市物质空间改进的范式,逐渐体现出人作为城市规划服务对象的重要性,寻求经济和社会的协同发展,成为规划的重点,但在具体的空间建设上,仍旧表现为经济发展决定性的作用。
其他文献
【正】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就如同那支脉繁多的长江大河,波涛汹涌,高潮迭起,尤其是明清传奇的出现,更是一度达到了戏曲创作的高峰。明清传奇涛似连山,集南戏之精华,脱颖而出,如
<正>我科于2009年12月4日收治一对双胞胎早产极低体重儿,因为孕母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其孕母出现昏迷、感染性休克、等行剖宫产出生,出生后快速复苏,立即转入新生儿
在市场经济时代,人类没有无风险的、不需要监管的金融体系,这构成了金融监管存在的必要性。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金融业的运行特征不同,发展状况不同,人们对金融监管存在的必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52岁。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部不适,胸闷,胸部束带感,无其他不适。患者有长期饮酒、吸烟史,3年前因肝硬化继发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
<正>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农村党员越来越多的涌入到商品市场中来,有的离土不离乡,在乡镇企业中大显身手;有的农闲到城镇经商,有的到异地做工办厂,在经济海洋中角逐。计
目前,四平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主要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政府未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金融生态系统失衡、信贷体系存在"信息盲区"等问题。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提出四平
期刊
当前国家部署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这对作为地方高校主力军的民办高校来说是重要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笔者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为例,详细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