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1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相关文件提出修订《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由此,美术学科提出了五大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由于我国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正在修订,名称可能会有变化,但内涵是相对确定的。“图像识读”是指通过对图像的观看、识别、解读,从而获取知识和视觉信息。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每天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读图,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美术教学应探究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通过识读图像,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素养,获取有益的信息。标志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符号,有着强烈的信息传达功能,它以精练的图形传达特定的信息。标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简洁明了的箭头和醒目的红绿灯指引着我们的生活,在地铁站、飞机场、商场、学校等场所多种多样的标志,帮助、引导、管理着拥挤的人群,人们通过识读标志获取视觉信息。标志设计属于高中美术“设计”领域,虽然在当前不同版本的美术教科书中,小学、中学和高中都涉及到了标志设计的教学内容,但标志教学大都是基于设计方法的掌握为目的,并没有以培养图像识读素养为目标。本论文研究以培养图像识读素养为目标的标志设计教学方法,以《标志与视觉识别系统》一课为例,探究从经典标志设计的欣赏中和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素养,并能以校园生活为主题尝试去设计标志,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笔者通过在华中师范大学来凤附属中学的教学实践研究,把标志教学理论运用于实践,总结出基于培养图像识读素养的标志设计教学方法,丰富了美术核心素养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