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类姻缘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传统题材,其主要讲述人与由动物、植物、器物等实体幻化成人的妖怪精魅或是与人们虚构观念中的神仙鬼魂婚恋的爱情故事。异类姻缘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尤在文言小说领域得到长足发展。本文以清代文言小说中异类姻缘故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文本的搜集与解读,具体分析清代文言小说中异类姻缘故事的源流、类型特征以及产生原因,以期达到对这一传统题材在清代文言小说领域发展情况的深入认识。本文除绪论与结语外,共分为三章,对清代文言小说中异类姻缘故事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考述清代文言小说中异类姻缘故事的源流。异类姻缘故事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其在经过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的演变之后,继续在清代志怪、传奇与杂俎三种文言小说类型中发展。第二章主要分析清代文言小说中异类姻缘故事的类型特征。清代文言小说中异类姻缘故事按照异类属性的不同,分为人神恋、人仙恋、人鬼恋、人妖恋四类,每类故事皆出现了迥别于前代的新特征。具体而言,人神恋故事表现为“从人性到神性的复归”与“从他界到人界的转换”;人仙恋故事表现为“仙女身份世俗化”与“叙述模式陌生化”;人鬼恋故事表现为“女鬼与狐女的对比方式”与“女鬼重返人间的多样形式”;人妖恋故事表现为“物性、妖性与人性的统一”和“社会生活广度与深度的开掘”。第三章主要探究清代文言小说中异类姻缘故事的产生原因。其产生原因包括作者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三方面。从作者因素看,清代文言小说家创作异类姻缘故事的动机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抒写郁愤、消释垒块,二是任诞矜奇、娱乐消遣,三是启悟劝惩、助益教化。从社会因素看,异类姻缘故事的产生受到了三方面影响,即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包办婚姻、择婚论财、早婚成俗等婚姻中的社会问题,文人游幕与文人狎妓的社会现象。从文化因素看,清代的宗教信仰与学术风气对异类姻缘故事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佛道思想与乾嘉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