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变革——论新时期伤痕美术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痕美术”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美术思潮,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受“文革”特殊年代的影响,以“暴露”文革、“批判”文革、“反思”文革为艺术创作主题的美术现象。由于“油画”的特殊材质能更好的表现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所以在“伤痕美术”时期“油画”占主导地位。   本文主要是以“伤痕美术”思潮中的油画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伤痕美术”产生的时代背景为切入点,认真分析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在剖析他们各自的生活经历和艺术创作的同时,展现伤痕美术的完整风貌。   “伤痕美术”从发展到衰落的过程,也是人性意识由复苏到发展的过程。文化大革命中,人们长期受到政治的束缚,摆脱这一精神上的枷锁成为“文革”后人们的迫切愿望。一批反映文革武斗的画面和知青生活画面的作品,表达了对“文革”的批判和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控诉,人们压抑已久的伤痛终于得到了宣泄,使人的个性意识开始萌芽并且得到发展;对农民阶级的关注,则使得人性意识向更深层更普遍的范围内发展,并得到广泛的关注。   本文正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伤痕美术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从1949年建国后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大背景为出发点,分析“伤痕美术”产生的历史原因:第二部分“伤痕美术发展概况”,从“伤痕美术”发展过程分析,伤痕美术不只是美术思潮,并且是整个文艺界的现象:第三部分“伤痕美术的艺术特色和个案分析”,列举比较有代表性的画家和其代表作品,并作深入分析,在剖析他们各自成长经历和艺术创作的同时,完整展现伤痕美术的艺术面貌;第四部分“伤痕美术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试图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客观分析伤痕美术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并且指出其局限性,充分肯定在中国美术史中重要地位。
其他文献
明朝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女性开始追求个性解放。明代中期,朝政的衰弱使得文人更专注于艺术活动,文人画因此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江南地区尤为繁荣
学位
我国东北地区是满族人民的发源地,满族历史悠久,大约已有4000年的历史,满族人民自身有着完善的民俗风土文化,民俗民族历史源远流长。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生产
学位
期刊
花,是个经常出现在中国当代油画里的视觉形象,诸如方力钧轻漂在天空中的花,蔡锦厚重绵密的花,祁志龙,奉家丽俗艳的花,等等,花这个形象在当代艺术中是个屡屡被拿来利用的资源,
学位
〈四声部众赞歌〉是德国作曲家巴赫(J.S.BACH1685-1750)在历经奥尔加农(Organum),狄斯康特(Discant),福布尔东(Fauxbourdon),孔杜克图斯(Conductus)等早期多声音乐探索道路上;在
将生态农业景观与城郊旅游相结合,产生的城郊农业休闲旅游历来是研究的重点课题。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基础,建立在农业发展基础之上的旅游开发模式,与农业的发展
产业基地是产业群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改革开放而出现。其发展历史不过二十年,却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如今,它已成为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特区。然而荣耀背后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