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痕美术”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美术思潮,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受“文革”特殊年代的影响,以“暴露”文革、“批判”文革、“反思”文革为艺术创作主题的美术现象。由于“油画”的特殊材质能更好的表现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所以在“伤痕美术”时期“油画”占主导地位。  
 本文主要是以“伤痕美术”思潮中的油画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伤痕美术”产生的时代背景为切入点,认真分析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在剖析他们各自的生活经历和艺术创作的同时,展现伤痕美术的完整风貌。  
 “伤痕美术”从发展到衰落的过程,也是人性意识由复苏到发展的过程。文化大革命中,人们长期受到政治的束缚,摆脱这一精神上的枷锁成为“文革”后人们的迫切愿望。一批反映文革武斗的画面和知青生活画面的作品,表达了对“文革”的批判和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控诉,人们压抑已久的伤痛终于得到了宣泄,使人的个性意识开始萌芽并且得到发展;对农民阶级的关注,则使得人性意识向更深层更普遍的范围内发展,并得到广泛的关注。  
 本文正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伤痕美术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从1949年建国后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大背景为出发点,分析“伤痕美术”产生的历史原因:第二部分“伤痕美术发展概况”,从“伤痕美术”发展过程分析,伤痕美术不只是美术思潮,并且是整个文艺界的现象:第三部分“伤痕美术的艺术特色和个案分析”,列举比较有代表性的画家和其代表作品,并作深入分析,在剖析他们各自成长经历和艺术创作的同时,完整展现伤痕美术的艺术面貌;第四部分“伤痕美术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试图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客观分析伤痕美术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并且指出其局限性,充分肯定在中国美术史中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