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寄生虫病,在中国长期流行,影响范围大,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湖北钉螺的地理分布决定了血吸虫病的流行范围。因此空间显式的预测钉螺的潜在地理分布可以进一步分析血吸虫病的潜在风险区,特别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分析血吸虫病的发展趋势。对血吸虫的预警和防控有重要意义,是有效防控血吸虫病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利用全国钉螺存在数据,结合地形、土壤理化属性、生物气候以及土地利用等与湖北钉螺生存的相关变量,建立了16种生态位模型,分析湖北钉螺在中国的生态适宜区,以及气候变化对钉螺生态适宜区的影响;找出决定钉螺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比较各生态位模型用于分析钉螺当前和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适宜性的预测能力;评价当前及气候变化背景下日本血吸虫病在中国的潜在传播风险及影响,以及南水北调对血吸虫病扩散的影响。各生态位模型表现出了很好的预测能力,AUC都大于0.96。不同的生态位模型预测钉螺生态适宜区,表现出较大的差异。AUC不能作为评价模型预测能力的唯一指标,因为其只评价了生态位模型的分类能力。AUC、校准曲线、模糊Kappa系数能在不同侧面比较生态位模型表现。生物气候变量在生态位模型中的重要性确证了气候变化会对钉螺的分布造成较大影响,会导致钉螺生态适宜区向北扩张,南部收缩。与当前血吸虫病流行区毗邻的和有水文联系的钉螺生态适宜区,及气候变化导致的北部扩张地区是血吸虫监控重点区域,南水北调工程可能为钉螺的扩散提供途径。一旦由于环境改造向北扩散至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则危及更多的人口,需要制定相关的防控措施。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云南等现有的血吸虫病主要流行区在气候变化情景下一直保持适宜钉螺生存,加之极端降水频率增高,洪水频发,防控难度加大。本研究可以为其他媒介传染病或者其他类型的血吸虫病提供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