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杉碱甲缓释微球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_wu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快速、专属、准确、灵敏度高的定量分析石杉碱甲的LC-MS/MS方法;观察注射用石杉碱甲缓释微球的血药浓度经时变化过程,计算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石杉碱甲缓释微球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缓释效果;探索石杉碱甲的代谢途径,寻找可能的代谢产物,为石杉碱甲新药研发和临床使用后毒副作用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液液萃取的方法将石杉碱甲从血浆中提取出来,进入LC-MS/MS系统进行定量分析。以10 m M醋酸铵溶液为水相,甲醇为有机相,经Ascentis-C18柱(10 cm×2.1 mm,5mm)梯度洗脱将待测物石杉碱甲分离后,进入质谱检测系统。选用电喷雾离子化源(ESI),多重反应检测(MRM)的正离子检测模式,定量分析的线性范围是10-3000 pg/m L,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为m/z 243.1?m/z 210.1(石杉碱甲)和m/z 285.2?m/z 193.1(内标地西泮)。试验以健康成年志愿者为对象,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设计,单次给予志愿者肌肉注射0.75 mg、1.5 mg、3.0 mg、4.5 mg和6.0 mg五个剂量的石杉碱甲,用以上所述LC-MS/MS定量方法对各时间点人血浆中石杉碱甲的浓度进行测定,用DAS 3.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根据数据评价其药代动力学特征;收集受试者服用石杉碱甲后的尿液样本,经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处理后进行质谱分析,结合石杉碱甲的结构和采集得到的色谱、一级质谱、二级质谱数据,推测其在人体内可能发生的代谢反应。结果:本研究建立的人血浆样本中石杉碱甲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好、灵敏度高,适用于注射用石杉碱甲缓释微球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达到了很高的灵敏度(LLOQ为10 pg/m L),样品的分析时间为8.5 min,准确度在85.33%到112.33%之间,日内精密度小于9.73%,日间精密度小于9.63%,提取回收率高,基质效应对石杉碱甲和内标地西泮的测定无影响。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石杉碱甲血浆样品-80°C冰冻放置360天、-80°C反复冻融三次、样品处理前室温放置4 h及提取后进样小瓶中放置4 h均稳定。本研究发现石杉碱甲缓释微球在人体内的AUC0-t、AUC0-∞及Cmax与给药剂量呈线性相关,消除速率常数与剂量没有依赖关系,在0.75 mg~6.0 mg给药剂量范围内,石杉碱甲具有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其达峰时间和半衰期明显延长,实现了缓释的目的。结合石杉碱甲代谢实验所采集的数据,推测其可能发生了去饱和、氧化、脱氨基同时去饱和的三种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不同冲洗时机对进展期胃癌腹腔肿瘤脱落细胞的清除效果。方法胃癌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开腹探查前均先采用200ml生理盐水注入胃周横结肠上区,轻轻搅动后将
<正>深入思考如何实现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当前民族工作部门和每一位民族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实现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民族事务
采用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分析地质灾害应急避险重要意义和关键点。本文分析2006-2014年来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次数、人数和避险直接经济损失,得出应急避险效益呈上升趋势;分
通过研制的内置传感器检测系统用超高频法检测了实验室 GIS模拟装置内局部放电。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可有效地避开常规电气测量方法中难以抑制的空间电晕及周期性脉冲干扰
目的探讨ICU感染质量控制小组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12月前小儿ICU未设立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小组(实施前);于2011年1月,开始成立感染质量控制
目的:调查了解哲里木蒙古族民间用作药物的野生植物种类、药用部位、所治疗的疾病、用药方法和草原医药的文化特点。方法:采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结果:当地民间常用的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