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F框架下移就生成机制探析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sslove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就修辞格是文学作品以及日常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迄今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定义、分类、结构、意义、美学功能和心理基础以及理解机制等层面的考察,而对移就认知生成过程的解释却为数不多。因此,本文尝试在徐盛桓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ADF)”和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Conceptual Metonymy)”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即“自主-依存转喻分析框架(Autonomy-dependency Metonymy Analytical Framework,缩写为AMF)”来阐释移就形成的认知过程,并佐以语料统计为支撑。参考前人研究,本文总结出移就的四个特征:(1)移就是一种基于邻接联想的非常规搭配;(2)修饰语的转移是移就的必要条件;(3)修饰语对应两个被修饰语,即“原本的被修饰语(MR)”和移就中“不合逻辑的被修饰语(MI)”;(4)修饰语在语义上仍然限制MR。根据自主-依存分析框架,移就含有隐性表述和显性表述两个层面,是一种自主和依存的联结,并强调意向性在言语生成中的重要作用。然而该理论却未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修饰语在转移后语义上仍修饰原来的被修饰语。事实上,说话者在思维中由MR推导出MI后还发生了概念转喻,并以意向性为引导,换言之,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与概念转喻呈互补状态共同为移就的生成作出解释,即前者为后者提供前提条件和动机,而后者为前者的补充。在AMF框架中,该生成机理可表述为:移就本身充当依存成分,其所对应的直面表达即隐性表述为自主成分;说话者先从“原本的被修饰语(MR)”通过相邻关系得出移就中“不合逻辑的被修饰语(MI)”,并由此推出MR与MI在当时的语境中同属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ICM),随后发生概念转喻,即“MI FOR MR”;同时,MR将其搭配特征,即修饰语,通过拈连传递到MI之上,生成“M·MI”的移就非常规搭配。值得强调的是,整个推理过程都以自主成分的意向性为导向。此外,由于诗歌体裁的语言结构异常紧凑,意义高度浓缩,移就这种修辞现象比较常见,因此本文以诗歌中的移就为例,并依据上文所提的移就特征,从5813首诗歌中共收集221个移就作为封闭语料库。随后将新建立的分析框架运用于该语料,其可操作性得到了证明。通过分析得出,诗歌中的移就生成过程以意向性为指导,不仅包括修饰语的转移,还包括了原本被修饰语和不合逻辑被修饰语之间的概念转喻,而且这种修辞手法多运用于以下6种ICM中,按数据统计由高到低依次为thing-and-part ICM,ICMs involvingindeterminate relationships,action ICM,production ICM,causation ICM和containment ICM。
其他文献
提高学生的法律学习兴趣是实现中职生法律学习质量的前提和必须,要从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考试考核的改革上切入。
唐山市是河北省的重要城市之一,自唐山大地震以来,在政府的积极支持和正确的政策引导下,再加上唐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唐山的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唐山市人口也快速增长,
方言区学生的普通话语音仍不同程度地受到方音母语的牵引和干扰,因而探究对方言区学生普通话语音矫正的方法是普通话教学工作的目标之一。合理运用对比语音法、迁移法以及借
对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分泌树脂“胡桐泪”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鉴别、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薄层层析及其扫描的研究;并在紫外光谱和薄层层析与胡杨叶做了对比。
一、对企业内部审计效能的认识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是依据企业制定的管理制度、计划、预算、政策、标准、规范等,测试、评价、报告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活动及其运行状况,包括法规制度
【摘要】本文针对同一个班级出现不同智力障碍学生的情况,分析了分层走班教学法对于顺利开展数学教学的四个优点,从而不仅能解决数学课中“吃不饱”“难提高”“吃不了”的问题,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数学教学 智障儿童  分层走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09-02  分层走班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
向量是新课标下中学数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由于向量本身具有数与形的双重性,而函数、解析几何、空间几何都具有形的结构,因此可巧用向量解答这方面的题目;又因为向量在计算长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并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流行率预计在未来几年会进一步增加。尽管在过去十年中出现了心房颤动病理生理学的新分子概念,但目前可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