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搭配”这一概念自问世以来就吸引了理论语言学家、翻译研究者和二语习得领域学者的眼球,涌现出一大批“搭配学家”,如Cowie(1978,1981),Sinclair(1966,1991),Stubbs(1996,2001)等。大型语料库和自动检索软件的应用给予搭配研究庞大的数据支持,有利于结合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优势,使得基于语料库的搭配研究大范围展开,其中的丰硕成果之一是语义韵现象的发现。国内外基于语料库的搭配研究硕果累累,从词汇、语义、语法角度进行探究;语义韵研究集中于语料库中个别英语词汇或短语结构,以及英语本族语和英语学习者使用同一词汇时存在的差异。然而,对搭配和语义韵的研究还有待完善。首先,搭配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语义韵是节点词和搭配词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结合才能完整揭示词汇特征。再者,国内搭配研究主要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涵盖不同水平的学习者,涉及“动词——名词”搭配、“形容词——名词”搭配和“名词——名词”搭配等多种搭配,不仅揭示了学习者搭配产出的总体趋势,而且深入探讨了搭配的具体运用情况。但CLEC的语料由作文构成,只反映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的产出性知识,故不能从双语对比的角度探讨汉译英时搭配的使用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动词在英语中充当主要成分,传递大量信息。并且CLEC研究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所犯搭配错误50%以上是“动词——名词”搭配(桂诗春&杨慧中,2003:712),所以有必要研究汉译英中的“动词——名词”搭配使用及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基于“中国大学生英汉汉英口笔译语料库(PACCEL)"中的笔译子语料库,利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作为参照语料库,以“战胜”为节点词,提取学生对“战胜”一词所在汉语句子的英译文,以“战胜落后”、“战胜愚昧”和“战胜邪恶”三个“动词——名词”搭配的英译文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动词——名词”搭配的英译情况,旨在考察英专学生是否具有搭配和语义韵意识,并正确翻译“动词——名词”搭配。通过对错误类型的归纳分析来揭示其原因,以期对搭配翻译和词汇教学有所启示。根据两个语料库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第一,英专学生具有一定的搭配和语义韵意识,能够正确运用OVERCOME的消极语义韵,但没有充分掌握其他高频词汇——DEFEAT, WIN和CONQUER的语义韵特征。第二,有39.3%学生能够写出三个“动词——名词”搭配的合适、地道译文,其他学生则有不同程度的错误,表现为语义错误、搭配错误和语法错误。第三,基于以上错误分析,总结出学习者搭配错误的五种错误成因:忽视语义韵、母语负迁移、近义词误用、违反搭配限制和违反语义限制。本文通过运用语料库中的数据,探讨了搭配和语义韵意识、错误分类、错误原因诊断,并且提出相应的汉英翻译策略,为翻译及词汇的学习和教学提供了建议:学习者在习得英语词汇及汉英翻译中、教师在词汇及翻译教学中,都应有强烈的词汇搭配及语义韵意识,并强调其重要性;对于句法中的核心成分——动词的搭配及其语义韵的习得要尤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