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形成理论视角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养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8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只有平等、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才能促进新疆地区的发展进步,才能巩固国家的边疆稳定。然而,三股势力总是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进行破坏民族关系的行为,严重干扰了新疆的和谐发展,也将对新疆各族进行正确的民族观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新疆各少数民族中的优秀分子,是未来新疆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尤其需要加强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养,该课题也就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养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的,它的目的在于促使受教育者内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及民族问题的看法、观点及方法,并在一定的引导下外化为实践。这里包含的认知、情感、行为意向的态度三因素,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养的心理基础的。因此,本文将借鉴态度形成的相关理论。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在态度形成理论的视角下,在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他们民族观形成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有效途径。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从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及方法对课题作了总体上简要的介绍,并为下一步详细分析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是态度形成理论相关知识的梳理,同时将态度形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养,即文章研究的两个点联结起来。  第三部分为实证部分。借助“态度形成理论视角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研究”课题组的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笔者获取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及民族问题的观点和态度的第一手资料,并深入探究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特点。  第四部分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经验的内参照系作用,群体规范的外部参照作用,同化和内化的机理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归因分析。  第五部分为对策部分。该部分分别从说服对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说服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说服信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说服情境——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养的环境,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