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这使得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市场波动信息能够以极快的速度,通过多种传播渠道,由一个市场传递到其他市场中,这在提高了现代金融市场运行效率的同时,也为金融市场间巨大的传染性风险埋下了种子。沪深300股指期货是我国第一只股指期货产品,自诞生以来便凭借其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等重要功能而在我国资本市场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因此,在当下这样一个金融市场传染性风险盛行的时代,如何识别并分析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及股票现货市场可能存在的传染性风险,并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保护股指期货市场免受传染性风险的影响,保证其正常发挥市场功能以促进股票现货市场平稳运行,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述了传染性风险的相关概念及产生机制。之后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构建GARCH模型等方法,从实证角度证明了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确实对现货市场波动性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并验证了二者的相关性。最后,本文通过引入国内外相关金融市场交易数据,运用因子分子将其归纳为国内市场因子与国外市场因子,通过与沪深300股指期货收益率序列分别构建二元BEKK-GARCH模型的方法研究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与国内外相关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沪深300股指期货与国内外相关市场间均存在双向的波动传染效应,而且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更易受到其他市场波动率的影响。基于上述实证结论,本文在结尾从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建立协调统一监管体系等方面对如何完善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