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制造环境下质量保证系统重构技术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综合分析了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结构、敏捷制造环境下质量保证系统运行机制和设计特点,针对质量保证系统所涉及的关键使能技术和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原型系统.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敏捷制造下质量保证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对敏捷制造的多变性特点研究从多个独立的视图和集成化建模入手,适应了企业动态变化的要求.模型以CORBA软总线技术为支撑平台,各个环节由传统的纵向控制转变为协同工作为中心的横向控制.2.研究了质量保证流程可重构的业务过程自动化技术,达到可以依据产品质量计划从流程、资源组织、质量活动和记录方面进行控制和重组的目的,解决了目前建模方法、体系结构规划设计和系统实施之间的脱节问题.3.定义了质量保证流程转化到广义随机Petri网的过程和步骤,并进一步提出资源和组织联合转化的方法.4.论文依据Petri网的结构的等价理论提出了适应ISO9000敏捷制造质量保证流程标准化和定制重构的方法.5.根据广义随机Petri网定量分析的一般算法,推导出适合于质量保证流程的仿真步骤,并可分析质量保证流程性能指标.6.按照体系结构设计开发了原型系统.论文从敏捷制造的质量保证使能技术入手,结合随机Petri网研究了可重构的建模方法,建立了质量保证系统的体系结构、过程自动化、仿真手段以及模型动态调整机制.论文还推导了重构的正确性校验和定量分析算法,同时完备了质量流程重构控制理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经肛门置回肠引流管在回肠末端闭锁手术中的价值及对患儿术后营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的25例回肠末端5 cm以内
结构优化就是在综合材料的合理布局、加工工艺性以及其他制约因素等条件下,寻找结构的最佳内力传递路径,达到结构轻量化与降低成本的目的。通常结构优化方法分为尺寸优化、形状
摩擦过程中,摩擦所消耗的大部分能量都会转化为热量并向摩擦副组件传递形成一个瞬态三维温度场,而摩擦热带来的高温则会影响材料力学等性能并导致润滑剂性能退化,因此研究摩擦温度场为了解摩擦机理并进行相关机械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以端面滑动摩擦副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材料多种工况条件下,利用多功能环境可控摩擦磨损试验机与自制试验台架装置采集实时摩擦系数,同时通过高精度红外探头获取摩擦副接触面近似温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