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例细菌性阴道病的中医证型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27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妇科门诊的60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细菌性阴道病的中医证型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为细菌性阴道病症候的客观化和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方法:选用陕西省西电集团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带下病患者600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制定病员手册,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年龄、职业、既往史、手术史、孕产史)、妇科检查资料(月经情况,带下量、色、质、味,孕产史、家族肿瘤等)、中医全身症状量化、舌脉、中医体质判定及中西医诊断,并取其阴道分泌物行白带检查及PH值测定、革兰染色后进行微生态评价,同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聚类分析,以寻找细菌性阴道病中医各症型与阴道微生态环境的相关联因素,同时取宫颈分泌物检测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  结果:本次调查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年龄多集中在20~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56±4.37。本研究分析提示(1)湿热下注是细菌性阴道病最常见的证型,其次为脾虚湿困证,湿毒蕴结证位居第三位,(2)在一般人口社会学因素中,证型分布存在不同饮食习惯的差异(P<0.05),而年龄因素未显示证型分布的差异(P>0.05)。(3)在不同婚育史中,不同产次、人流次数、阴道灌洗及宫腔操作史等因素显示与证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乳酸杆菌检出率、阴道菌群密集度、Nugent评分等显示与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常见生殖道微生物细菌、解脲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均与带下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研究探讨了妇科大夫关注的影响细菌性阴道病的诸因素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聚类分析提示湿热下注证是带下病最常见的证型。饮食习惯、产次、流产次数、阴道灌洗及宫腔操作史、各种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阴道菌群密集度、Nugent评分、乳酸杆菌检出率均与带下病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我国宫颈癌高发地区内蒙古东部区蒙古族妇女富颈病变的相关联因素,评价细胞学检查联合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宫颈HPV检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和
法律现象,属于一种文化现象。根据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法律现象具有民族性,但并不排斥它的世界性。在当代中国,要处理好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
本文论述了风电运维的重要性,对当前世界上所采用的风电机组状态监测技术及故障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