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刺(智九针、体针)、穴位注射、康复训练对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该方法在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针刺、穴位注射及康复训练)、对照组(30例,穴位注射、康复训练)。试验组脱落1例,最终,试验组29例,对照组不变。一个疗程20天,治疗3个疗程。采用GMFM-88评分量表作为评价粗大运动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做积分评定,通过统计学分析后比较试验组及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前比较:两组受试对象在年龄、性别、量表积分上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积分均高于治疗前积分,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针刺、穴位注射、康复训练)治疗后积分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当年龄越小时治疗效果越佳。(3)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肝肾功能、尿常规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1)针刺(智九针、体针)、穴位注射、康复训练与穴位注射、康复训练均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2)针刺(智九针、体针)、穴位注射、康复训练在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上优于穴位注射、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