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拟细鲫基础生物学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qianlo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拟细鲫(Nicholsicypris normalis)属鲤形目,鲤科,(鱼丹)亚科,拟细鲫属。国内分布在珠江水系广东和广西南部的一些支流中。   本文以广州市从化地区拟细鲫为研究对象,对其年龄与生长、繁殖生物学、食性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年龄鉴定、种群结构和生长,繁殖生物学及食性分析等,主要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   2007 年 9 月到2008年 11 月间(其中08年1、2两月因为天气寒冷没有渔获),采集样本 338 尾(体长范围为31-84mm,体重范围为0.5-10.1g),全部为电鱼机捕捞获得。   以鳞片作为年龄鉴定材料,标本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鳞片年轮结构主要表现为普通切割型和疏密切割型两种,副轮、幼轮偶见,年轮特征显著,可以准确反映年龄状况。年轮形成周期为一年,主要形成月份在3-5月。体长与鳞径的关系为:L=32.93R总-3.8225(R2=0.9916)。该地区拟细鲫种群由1-4+龄组成,渔获物中 1-4+龄的年龄组成依次为:0.29%,8.88%,47.63%,37.58%,5.62%。建立了体长体重的von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分别为:Lt=91.5318[1-e-0.355247(t+0.05838)],渐近体长L∞=91.5318mm;Wt=15.0737[1-e-0.355247(t+0.05838)]2.8427,渐近体重 W∞=15.0737g。体长体重关系为Wt=4x10-5L2.8427(R2=0.9423)体重生长拐点ti=2.88龄。   拟细鲫个体体重生长速度和加速度曲线均具有明显拐点。体重生长拐点年龄是2.88龄,此时的体重为4.39g,体长生长速度和加速度随着年龄的增大,速度不断递减,后面几乎不变化。而加速度的变化表现为开始很快,后面很慢接近0。体重生长速度、加速度显示,拐点前速度上升,拐点后开始下降,但都为正值,拐点时为最大,此时加速度为0,整个过程,加速度都减小。丰满度3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   2009年4月再次采集样本64尾,分别取鳞片、鳃盖骨、脊椎骨、及耳石做年龄鉴定准确性比较,结果显示:在从化地区拟细鲫的年龄鉴定上鳞片和脊椎骨准确性相当,而鳃盖骨轮纹杂乱,不能准确反映年龄。拟细鲫三对耳石中,仅微耳石适于做鉴定,但是只有日轮而不具明显年轮特征。所以,以鳞片和脊椎骨最佳。本文选取鳞片为其年龄鉴定材料。   通过肠道解剖观察,发现拟细鲫为杂食性鱼类,食物多以藻类为主。摄食强度较大,全年的食物饱和度都较高,肠长与体长呈正相关。   拟细鲫性比与全长的关系表现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低点出现在70~79区间内,性比为1.29:1。雌性一般从1月卵巢开始发育,2月进一步成熟,3月进入快速发育阶段,3、4月性成熟系数最高,9月份以后是产卵退化吸收阶段,成熟系数下降,12月成熟系数达到最低,但不为0。绝对繁殖力为1030-6552粒,平均值为1954.92粒。相对繁殖力为218.5-1337.14粒/g,平均值为376.13粒/g。   从化地区,水环境良好,鱼类物种资源丰富。但由于居民喜食小杂鱼,破坏性捕捞很严重,已经对拟细鲫现有资源造成严重影响。呼吁各方都能采取有效措施,划定休渔期,严禁繁殖季节进行捕捞渔获,严禁投毒、电鱼等灭绝性捕捞方法的采用,进行资源保护。
其他文献
以往的土壤呼吸(Rs)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生长季,而对非生长季Rs的研究很少。冬季Rs是生态系统呼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能显著地影响碳收支。春季土壤解冻过程是中高纬度地区
摘要:中职语文实用性教学是中职教育的目标所决定的,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体现实用性教学,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增强语文知识的实用性。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职语文实用性教学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中职语文如何开展实用性教学的有效措施,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关键词:中职;语文;实用性教学  一、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因此中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