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蹦床制胜因素视角下成套动作中断的特征研究

来源 :南京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24514516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项竞技运动,蹦床项目有其独特的竞赛规则,比赛中若成套动作出现中断,则不允许重新开始比赛,成套一旦中断就意味着比赛结束,因此在业内也被成为“突然死亡”项目。本研究以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以2018-2019年国际重大赛事的数据调查对象,从制胜因素的角度对成套动作中断的特征进行研究与论述,为保障比赛成功率和完善运动员竞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竞技蹦床的制胜因素随着项目和评分规则的修订也在不断发展与演变,目前项目已经进入新高水平维持发展阶段,运动员的难度和高度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规则的修订则明确了对“准”和“稳”的重点关注。(2)根据对2018-2019年蹦床国际重大赛事数据的统计,决赛中的总中断比例为20.53%,男子运动员的中断比例大于女子;成功率最高的两个国家分别是日本和白俄罗斯,日本女队成功率100%,白俄男队成功率91.67%。(3)从动作位置来看,中断比例最高的是第三和第四个动作,分别占18.42%和26.32%,第六和第八个动作次之,该特征与“难”“高”“稳”相关。(4)从动作类型来看,团身和屈体姿势的中断比例相同且高于直体;向后动作中断比例高于向前动作,其中两周空翻中断最多;早转动作中断比例高于晚转动作;该特征与“难”和“准”相关。(5)从动作难度来说,难度值与成功率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中断比例最高的是难度值1.4~1.6分的动作;该特征与“准”和“稳”相关。结合以上结论,针对提高成功率提出建议如下:(1)针对“高”和“难”,加强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以及对肌肉控制的专门训练,选择适当的难度动作,科学编排成套。(2)针对“准”和“稳”,加强基本技术的精细化、自动化,关注专项能力和技术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3)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有针对性的启发和引导,积极推动运动员心理品质的发展和心理调节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被称为学习地理的“眼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重视地图的教学,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历来就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识图和运用地图、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地图的时效性,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及各种图表的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
设A为Banach空间中一标准算子代数,证明了A到B(X)的每一广义导子都是广义内导子,进而,如果线性映射δ:D→B(X)满足δ(P)=δ(P)P+Pδ(P)-Pδ(I)P,ˇP∈A为幂等元,则δ为广义导子,特别地,A的每一局广义导子都是广义导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语音成为很多应用场景的入口,为了让设备能更好地参与语音交互,需要利用麦克风阵列对声源进行定位。实际环境中的噪声和混响会严重影响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