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对各种材料性能的要求也日新月异。聚氨酯(PU)作为具有独特性能和多方面用途的聚合物材料,也日益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近年来,液晶聚氨酯(LCPU)及非线性光学(NLO)聚氨酯的研究就引起了学者的极大兴趣。聚氨酯液晶是分子排列具有一定取向的聚合物材料,可为非线性光学聚氨酯提供一种较好的非对称取向的介质环境,聚氨酯中还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使得聚合物材料有部分物理交联,能固定发色团的取向,这些因素有利于获得较大的非线性光学效应。 本文第一章简介了液晶的有关基本概念;综述了聚氨酯液晶的研究进展,并着重总结了聚氨酯液晶的合成方法和影响聚氨酯液晶形成液晶相的因素;介绍了非线性光学聚氨酯液晶,对非线性光学聚合物液晶体系也作了扼要的阐述,指出利用含有既是液晶基元又是非线性光学单元的偶氮基团的化合物合成聚氨酯液晶,实现两者结合的可能性。 本文第二章首先在总结去偶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本文的设计思想;着重阐述了单体化合物的合成,同时对其合成和表征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接着对聚氨酯的合成原理做了必要介绍,并详细阐述了具体目标聚合物的合成。 本文第三章对所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表征,测试了聚合物的红外吸收谱图,测定了聚合物的分子量,紫外-可见吸收图谱,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高分子的相转变进行了研究,利用热台偏光显微镜直接观察了聚氨酯液晶的织构,采用Z-扫描对聚合物液晶进行了非线性光学测试,对表征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都作了较充分的分析。 最后,在分析讨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指出侧链型聚氨酯液晶中侧链介晶基元的末端基团及主链的柔性对其液晶态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由于检测手段的不齐备,未能观察到熔致型聚氨酯液晶的液晶行为对其非线性光学效应的贡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