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验证系统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uxi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的身份验证方法中,生物特征认证技术由于使用了人体本身所固有的特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人脸为特征的识别技术是一种最容易被接受的身份验证方法,近年来已成为国际的研究重点,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文研究并实现了一个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验证系统,主要工作如下: (1) 本文根据人脸肤色在颜色空间分布的特殊性,采用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算法,利用肤色模型对人脸进行粗检测,再由人脸的面部特征进行验证,最终检测到人脸所在的区域。 (2) 为了准确提取人脸特征,对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进行格式转换、去除噪声、二值化和标准化等预处理。 (3) 本文对现在的奇异值分解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基于傅立叶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其具有位移不变特性的振幅谱表征;然后,从所有训练图像样本的振幅谱表征中给定标准脸并对其进行奇异值分解,求出标准特征矩阵,再将人脸的振幅谱表征投影到标准特征矩阵,得到的投影系数作为该人脸的模式特征。 (4) 对经典的最近邻分类器算法进行改进,并采用模式特征之间的欧式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从而完成对未知人脸的识别。 本文所设计的身份验证系统,除了对算法的优化设计外,更加重视系统设计,以发挥其算法的效能。
其他文献
视频通信系统是通信应用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近年来,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嵌入式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终端处理大数据量、运算复杂的视频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嵌入式视频通信
移动终端由于体积和功率的制约,难以配置多天线获得MIMO增益。协作通信技术,通过在不同用户之间共享各自的天线,从而使目标用户获得空间分集增益,取得接近于MIMO的性能。双向协作
人脸动画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在建模、渲染和实时动画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以实现实时的、真实感的人脸动画仿真,广泛应用于虚拟现实、影视制作、视频通信等领域。随着人脸动
期刊
期刊
脉搏是常见的生理现象,是心脏和血管状态等重要信息的外在反映。中医脉诊经过2600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卓越和独特诊断技巧的“中医脉学”,在国
在过去几十年里,图像通信系统的设计基本上基于香农的分离原理。即通信系统中的信源编解码、信道编解码可以分别进行优化设计而不会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但分离理论只有在无
期刊
期刊
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其低成本、低功耗、自组织和分布式的特点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展现出了巨大的实用价值,其中节点定位问题更是作为许多应用的基础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