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群尿酸和骨量丢失的关系: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横断面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55443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前期有多项研究表明血尿酸可作为抗氧化剂保护骨量流失。然而,最近一项来自美国普通人群的横断面研究显示血尿酸对于骨代谢并无保护作用。因此,血尿酸对于骨量丢失到底有无确切保护作用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究。  方法:本研究连续、回顾性(2009年10月至2014年12月)的收集了来自全国五家医学中心的大样本、多中心的普通社区人群,分析血尿酸和骨量丢失的关系。经过严格的排除和入选标准后,该横断面研究共纳入了17735名人群,除了收集常规的人口基本信息、生活习惯和常规健康体检数据外,每一位入选者都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腰椎骨密度检测。  结果:协方差分析(调节混杂因素后)显示高尿酸组人群中(总人群和各亚组人群)骨密度(BMD,bone mineral density)含量、T值、Z值均高于低尿酸组。二元logistic逻辑回归分析(调节混杂因素后)也表明无论在老年男性(年龄大于50岁)还是绝经后女性,高尿酸水平的人群其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的比值比(OR,odds ratio)均低于对照组(老年男性骨量减少:OR=0.72-0.60,骨质疏松:OR=0.49-0.39;绝经后女性骨量减少:OR=0.61-0.51,骨质疏松:OR=0.66-0.49)。  结论:血尿酸与BMD、T值和Z值具有正相关性,并且可作为抗氧化剂对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具有明显的保护性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呼和浩特地区2008年6月~2009年5月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征及轮状病毒基因型。   方法:采集内蒙古妇幼保健医院2008年6月~2009年5月所有≤59月龄的住院腹泻患
目的:分析氟骨症引起的黄韧带骨化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评价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术疗效。   材料与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12月氟骨症黄韧带骨化(OLF)病例。患者OLF所累及脊柱
目的:国外的流行病学证据显示:近年来炎症性肠病(IBD)患者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感染(CDI)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显著增加,我国尚缺乏IBD患者发生CDI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