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体在日常生活问题中常常需做出决定,而做决定的过程又会受到各种因素所影响,包括外因如决策时所处的环境,不确定的事件;内因如情绪压力等条件。两者可能都会同时作用于个体的决策过程,而决策过程可以理解为对策略的选择和使用的过程。情绪与决策的关系已成为当代决策研究的重要领域。以往关于情绪和决策的研究通常是针对情绪的效价,随着ATF理论的发展和成熟,近年来更多研究者的关注点开始转向具体的偶然情绪,因为不同情绪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决策结果。本研究中所探讨的情绪压力(Emotional stress)是一种由威胁性刺激或事件引起的情感状态。情绪事件指的是新异的或意想不到的潜在威胁性事件。在现实情境或在实验室设置中,个体可以体验这种令人不愉快且有压力的事件。另外,本研究中还考察了决策环境变量,确切的说是线索有效性环境,即在提示的条件下做出正确推断的条件概率,具体包括两种环境结构:平等有效性环境和不平等有效性环境。本研究试图探究在情绪压力条件下,个体根据环境条件所做出的自适应的策略使用。而且,关于决策的相关研究的大多是关注决策的结果,对过程中的策略使用探讨相对较少。但是,决策策略的探究恰恰更能反映情绪压力和线索有效性对个体决策的作用机制,更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随机选取122名大学生,并将被试随机分配至情绪压力-不平等组,中性情绪-不平等组,情绪压力-平等组,中性情绪-平等组四种条件,以考察情绪压力和决策环境对个体决策策略的影响。通过E-prime编写的计算机程序进行实验,实验前需测查被试的抑郁和焦虑状态,实验过程中记录被试在每个线索上的花费时间,搜索信息的顺序。研究发现,在平等环境下,个体倾向于使用WADD策略,而在不平等环境下,个体倾向于使用TTB策略;从情绪变量上看,情绪压力下的个体相对于中性情绪下更倾向使用WADD策略,原因是情绪压力下的个体为了消除不确定性,会增加信息的搜索,从而使用WADD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