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不同类型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基因mRNA表达的差异,探讨MPO基因表达的检测在急性白血病分型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1)探针的制备:应用Promega总RNA提取试剂盒,筛选MPO基因高表达的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人,从骨髓中提取总RNA,通过反转录,合成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得MPO基因cDNA片段,全长约559bp;将该片段经TA载体克隆重组于质粒中,经体外扩增,提取质粒DNA,限制性酶切后,通过凝胶电泳得到特异性片段并回收纯化,将该片段作特异性探针,以地高辛标记,用于原位杂交。(2)标本获取及分组:采集60例AL病人及20例对照组骨髓或外周血进行细胞涂片及原位杂交,检测MPO基因的表达。60例AL病人(男37例女23例,年龄2~78岁,中位年龄20岁),按FAB分型分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组(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与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组(acute lymphoid leukemia,ALL)。①AML组30例:含初诊病人28例,未缓解病人2例,包括M1型7例,M2型6例,M3型6例,M4型6例,M5型4例,M7型1例。②ALL组30例:初诊病人9例及未缓解病人1例,完全缓解病人20例。初诊及未缓解病人骨髓或外周血中幼稚细胞比例均大于60%。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6~58岁,中位年龄18.5岁),均为非造血系统疾病患者,骨髓常规检查未见异常。(3)原位杂交结果判定:原位杂交结果阳性者表现为胞浆内出现兰紫色颗粒,阳性反应强度分为四级:Ⅰ.阴性(一):全胞浆无兰紫色颗粒;Ⅱ.弱阳性(±):可见少数兰紫色颗粒,散在分布,约占胞浆的1/2以内;Ⅲ.阳性(+):胞浆内兰紫色颗粒弥漫性分布,占胞浆的1/2以上;Ⅳ.强阳性(++):胞浆充 中义搁要 满致密的兰紫色颗粒。将每片计数200个有核细胞并计算阳性细胞百 分率,阳性细胞百分率)5%的标本为杂交阳性。将所得数据进行统 计学分析,判断MPO基因表达在各组表达情况。 结果(l)各组原位杂交结果:①阳性率:AML组 30例病人 中除1例M7外,MPO基因均为阳性表达,30例ALL病人及20例对 照均为阴性表达。②阳性细胞百分率:AML组阳性细胞百分率在4.5~ 100%之间;30例ALL病人及20例对照组阳性细胞百分率均小于5%, 其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在0%~又0%与0%~2.5%之间;AML组与 ALL组、对照组比较阳性细胞百分率差别有显著意义(P<O.05);ALL 组、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叩刀5卜 门)M皿组各亚型杂交结 果:除1例M,型外AML病人杂交结果均呈阳性。AML-M3型病人阳 性细胞百分率最高,可达 100o,平均值为 84.7 ti 7.4O,多数细胞 呈强阳性表达;MZ、M4其次,平均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5.7土4.8% 与50.5士3.0O;Mi与MS最低,其平均值分别为32.5士7.60与16.3 士2.3%,且多数细胞为弱阳性表达。()MPO原位杂交与细胞化学敏 感性比较:24例AML病人同时进行MPO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示16 例阳性,8例阴性(阳性率66.7%,);此24例病人原位杂交检测MPO mRNA结果均示阳性(阳性率 100%);二者比较原位杂交法更敏感 (P<O.05),阳性率高。 结论 本研究显示以地高辛标记该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AL 病人w 基因mR*表达,是一种敏感的检测方法。初诊及未缓解的 AML病人多呈阳性表达,其中M。型阳性细胞百分率最高,阳性强 度最强,M卜M。型其次,M;与M。型最低,M,型为阴性。原位杂交 检测敏感性较细胞化学高,能更好的识别粒系早期细胞;MPO mRNA 在ALL病人及正常人中呈阴性表达。因此惭 基因mRNA表达可作为 一种敏感的髓系检测标志,在急性白血病分型诊断中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