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其中包括提高直接税比重,深化税制改革;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企业所得税作为直接税税种中占比最高的税种,其与中小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密切相关,企业所得税征管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微观行为。因此,要切实落实国家提高直接税比重,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要求,完善企业所得税监管,营建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和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十分重要。然而目前中小企业税收环境并不理想,中小企业普遍纳税遵从度低,其中有中小企业偷税漏税的主观意愿,也有政策理解偏差、制度不完善,中介泛滥等因素,税收征管问题依然严峻,税收的效率和公平深受影响。笔者以实际工作和实际调查中收集的业务材料为基础,研究当前中小企业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目前,在所得税的具体征管中,因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和中小企业的信息隐藏,并由此产生诸多信息的不对称,税务机关难以清楚掌握税管员的具体努力程度,也难以完整掌握中小企业的涉税信息,税收流失严重。鉴于此背景,本文选择以会计信息失真、无形资产增资、股权转让、高新企业认证四个具体的案例作为切入点,运用信息不对称相关理论及交易成本理论进行分析和归纳。第一个案例是会计信息失真,揭示在长期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由于监管不力,中小企业不断地加入逃税行列,企业所得税税基不断被侵蚀,实际征管所得税额远低于理论应收所得税额的现象;第二个案例反映的无形资产增资问题则是监管制度的漏洞,税基遭受侵蚀的情况。第三个案例反映的股权转让问题侧重税务机关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税管员的寻租现象;第四个案例是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用以分析中小企业骗取技术资格认证获得企业所得税优惠导致税收效率扭曲的行为。以上所列举涉税案例中均有中介参与,这真实反映了中小企业对中介机构的高度依赖性的重要特征,同时,也为分析中小企业所得税征管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切入点。中介是一种交易成本的组织化,中介本身加重了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纳税成本。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政府应该采取相关措施:严格中介管控,逐渐去中介化;推进软件融合和信息共享;成立中小企业会计和税务服务中心;改善发票管理;加强涉税主体管理;强化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