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氨氧化细菌的qPCR分析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34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亚氮(N2O)是通过氮循环的中间环节硝化、反硝化反应排放出的温室效应气体。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sing bacteria,AOB)和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sing archaea,AOA)控制着硝化反应第一步——氨氧化反应,直接影响了N2O的排放量。AOB、AOA可作为研究硝化反应抑制剂的靶标微生物。有人认为不同的土壤条件会影响到氨氧化微生物的数量和N2O的排放量,但尚目前缺乏充分的证据。本文针对微生物控制硝化反应的关键问题,研究了松树林地、奶牛牧场、绵羊牧场三种不同土壤条件以及添加尿氮对氨氧化微生物和N2O排放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通过分析,明确了三种不同的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的表现特征。松林地、奶牛牧场和绵羊牧场土壤中AOB的amoA丰度分别为9.64×105、2.40×107和1.44×107个/g,奶牛牧场和绵羊牧场土壤中AOB的amoA丰度显著高于松林地(P<0.05)。松林地、奶牛牧场和绵羊牧场土壤AOA的amoA丰度分别为2.44×105、5.34×106和3.38×107个/g。绵羊牧场土壤AOA的amoA丰度显著高于奶牛牧场土壤(P<0.05),奶牛牧场土壤AOA的amoA丰度极显著高于松林地土壤(P<0.001)。奶牛牧场土壤AOB的amoA丰度显著高于AOA丰度(P<0.05),而绵羊牧场土壤中AOA的amoA丰度显著高于AOB(P<0.05),但松林地土壤AOA和AOB的amoA丰度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2.从试验结果看,土壤硝态氮(NO3--N)含量变化与其AOB的amoA丰度变化趋势是一致。在添加尿氮的奶牛牧场土壤中,NO3--N含量上升速度很快,从第1天的26mg NO3--N/kg增长到了第120天的511mg NO3-N/kg。这与该土壤中AOB从试验开始便快速生长增殖的特点相对应。同样,在添加尿氮的绵羊牧场和松林地土壤,均在第90天时达到峰值,分别为369mg NO3--N/kg和528mg NO3--N/kg,也与其AOB的amoA丰度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说明在土壤NH4+-N转化为NO3--N的过程中,AOB起着加速硝化反应速率,进而增加NO3--N含量的作用,证实AOB是影响土壤氮循环硝化反应速率的一个主导因素。  3.研究证实,不同的土壤和高氮量的输入对N2O的排放量都有显著的影响,但并不仅仅是输入氮量起主导作用。在试验过程中,添加尿氮的奶牛牧场土壤含氮量最高,但其N2O的排放量却远低于添加尿氮的松林地土壤,松林地土壤N2O的总排放量为5.338kg N2O-N/ha。这一现象与松林地土壤AOB的amoA丰度的变化趋势相吻合,说明AOB起着有效控制N2O排放的主导作用。可把AOB作为控制N2O排放的靶标微生物。  4.试验结果均表明,AOB偏好高含氮量的土壤环境,AOA偏好低含氮量的土壤环境。说明AOB的群体数量受施氮量的直接影响,一般随土壤施氮量的增加,AOB菌群数量迅速增长。添加尿氮的奶牛牧场和绵羊牧场土壤AOB的amoA丰度快速增加,均在第60天时达到峰值,分别为6.18×107个/g和4.41×107个/g。另外,氨氧化微生物的菌群数量也受碳营养的制约,微生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碳氮比营养条件,碳氮比适宜,AOB数量增多,不适宜会受到抑制。添加尿氮的松林地土壤AOB的amoA丰度随时间延长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120天时达到了7.13×107个/g,说明土壤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AOB的群体数量和活性。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川东北地区临床分离枸橼酸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筛选产ESBLs菌株并进行基因分型,了解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研究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分子结构特征。方法1.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β-内酰胺类药物对24株枸橼酸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纸片法筛选产ESBLs菌株;提取β-内酰胺酶进行酶活性测定。2.设计针对最常见的三种类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blaTEM、bla
抗癌散是中药传统的经验方,通过临床应用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肺癌、肝癌、脑癌,疗效确切。该方所用药材均为常用无毒的天然植物,其中水红花子为抗癌散的君药,本论文对抗癌散的物质基础进行了相关研究。本论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中药化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将复方抗癌散视为整体,用溶剂法将其分成不同的极性部位。药理研究表明,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
本文以苯乙醇胺类药物福莫特罗、沙丁胺醇和拉贝洛尔的前手性酮中间体4-苄氧基-3-硝基-α-溴代苯乙酮(1)、2-溴代-1-(2,2-二甲基四氢-1,3-苯并二氧杂芑基)-6-乙酮(2)和5-溴乙
双向固体发酵是以药用真菌为发酵菌株,以具有活性成分的中药材或营养物质与中草药的混合物作为药性基质进行发酵的方式。在发酵过程中,药性基质为真菌的生长代谢提供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