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倡导绿色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革命迅速在全球蔓延。以绿色信贷为主题的银行业改革与创新成为发展趋势。推行绿色信贷政策不仅肯定了商业银行对环境保护和资源配置的积极导向作用,而且也为银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和途径。银行的“绿色化”能否提高银行自身绩效,是绿色信贷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落实的关键。本文首先分析发展绿色信贷的动力。通过建立银行与政府的博弈模型,解析绿色信贷政策的出台背景;并对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损益进行分析,建立银行与企业的博弈模型,剖析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决策机理。分析指出,作为经济系统核心组成的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尤为重要;商业银行是绿色信贷的主体,作为局中人能否采取促成绿色信贷政策实施的决策,取决于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与节能环保型企业这两类银行贷款企业的客户价值。然后具体分析银行贷款企业的客户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银行实施绿色信贷这一经营决策如何生成绿色声誉,及绿色声誉的价值创造作用。结果显示,“两高”企业比节能环保型企业具有更高的客户当前价值。银行实施绿色信贷能否增加银行当期绩效,则取决于节能环保型企业口碑效应产生的潜在客户价值,即银行实施绿色信贷产生的绿色声誉对银行财务绩效的作用。最后,本文基于社会影响假说、良好管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契约成本理论,提出研究假说。假设银行实施绿色信贷,将提升银行绿色声誉,改善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进而增加其财务绩效。本文基于2007-2010年我国27家商业银行样本数据,实证检验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生成的绿色声誉与银行绩效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银行绿色声誉与银行绩效正相关。因而银行实施绿色信贷不仅仅只是响应了政府政策,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因其生成的绿色声誉提高了银行自身的财务绩效。故银行的理性决策是积极实施绿色信贷。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实证检验了实施绿色信贷生成的绿色声誉与银行绩效的相关性;强调了媒体报道对银行绿色声誉生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