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通下汤中药灌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气滞血瘀)的临床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通下汤中药灌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01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气滞血瘀型的60例AIO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有30例,对该组进行住院基础治疗,给予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同时行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解痉抗炎等处理;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自拟通下汤中药灌肠治疗。水煎浓缩共取汁300ml,150ml/次,2次/日,灌肠后,嘱患者先左侧卧,后右侧卧,最后平卧30min以上,使药液均匀地分布在肠腔内,保留1h以上,以利于药液充分吸收,更好地发挥作用,5天为一个疗程。5天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情况,包括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腹部X线检查结果,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5天后,治疗组在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上(包括腹部胀痛、排便排气和肠鸣音恢复)及腹部X线结果等表现上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通下汤中药灌肠能显著缩短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肠粘连缓解汤灌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效果,根据组方药物的药理作用分析及其作用机制,比较、分析、评价中药灌肠结合西医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优势及可行
新媒体快速发展,在当今时代吸引了大量的关注,成为了媒体行业的焦点,传统媒体遭遇新媒体巨大冲击,形势严峻。在传统媒体中,有许多媒介融合的成功案例,本文以中国日报中文网为例,以中美贸易战为时间主线及经典案例来详细分析中国日报中文网的独家新闻报道框架。中美贸易战作为热点事件,国际各大媒体纷纷对此进行报道,中国日报中文网对于中美贸易战及其相关新闻的“独家”版块新闻报道充分代表了中国主流媒体的官方态度,本文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快速增长的不透水面会改变地表能量交换模式,使得热环境发生改变。西安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正致力于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面临着城市发展和生态环
圆环链传动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啮合传动,运行过程中呈现出复杂的动力学特性。为了对该类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进行准确的研究,运用Pro/E和ADAMS建立了其虚拟样机模型。在建模过
应用CFD软件对循环圆直径为?650 mm的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偶合器典型工况下的速度矢量、压力分布规律。通过对数值计算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